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七贤民俗村:古老的农具 永恒的情感
更新时间:2014-12-12 9:14:31    来源:焦作日报

  武陟县龙源镇龙源村屈土成大爷用钐子演示如何收割麦子。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中国农耕文明悠远绵长,在数千年农业社会进程中,大批农具成为人们耕作的主角。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它们大多辉煌不再,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七贤民俗村,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从四面八方收集而来,一段段承载着永恒情感的记忆因此被永久珍藏。

  老农具,昔日农家必备宝贝

  12月8日,在七贤民俗村的一间库房,记者见到了两架木耧,亲切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80后,记者对播种麦子的工具——木耧一点也不陌生。在儿时的记忆中,木耧并不像锄头、镢头一样家家齐备,一个生产队的木耧数量有限。每到播种时节,木耧就被人们从仓库里抬出来,然后很多人家轮流共用一个。

  同行的年轻摄影记者不知此为何物,记者赶忙解释:“木耧中间的这个斗用来盛麦子,斗的底部有方孔,方孔处设计有一个活动的木头插销,可以随意控制方孔的开合及大小,播的麦子是稠密还是稀疏都由它决定。

  看着构造简单又奇特的木耧,年轻的摄影记者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她感慨道:“这东西太神奇了,发明它的人肯定非常聪明。”

  记者的目光又被靠在墙角的一把犁吸引。犁,此前只在电视里才见到过,所以甚是好奇。记者试着挪动它,竟然非常重,最后是三个女生一起抬才使它扭身。

  老农具,承载无数情感故事

  看到墙角那把犁,36岁的何先生忍不住上前抚摸。何先生老家在南阳,这把犁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儿时。

  “小时候跟着爷爷去地里犁地,一干好几天,晚上就在地里搭个棚住,天天家人来送饭。有一次,拉犁的老黄牛像疯了一样,带着犁在地里乱跑,人都不敢靠前。最后等牛卧在地上时,人们才发现它的眼睛里有泪水。犁地很辛苦,老黄牛也许是真累了。”何先生沉浸在回忆里,那一幕仿佛也出现在记者眼前。

  正当记者与何先生交谈时,71岁的屈土成大爷从此经过。看到地上熟悉的农具,他立刻来了兴致,迈步走了进来。 “犁地可是个技术活,以前都是牲口拉。犁地时,撒完农家肥,再拉出牲口,然后开墒,压着牲口踩墒口,犁的地才是直线。”家住武陟县龙源镇龙源村的屈土成,说起这些,眉飞色舞。

  突然,他又抓起地上一个庞然大物说:“这是割麦子用的钐刀。割麦时,人手握木杆,身上还有个被带,后面是用柳枝编成的网兜,用来盛麦子,等兜里盛满麦子就倒到地上。”

  连拉带比画的老人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四五十年没见过了,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早不用了。”

  老农具,留住美好老家印象

  时光流逝,除旧布新,一直延续几千年的古老农具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拖拉机代替了犁、耙;栽秧机代替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脱粒机代替了石滚和黄牛;收割机将谷粒风干扬净,直接颗粒归仓……曾经辉煌的老农具逐渐被淘汰,离人们渐行渐远。

  “收购这些老农具相当不容易,越来越难了。在一些农村,许多人都把不值钱的农具当成柴火烧掉。”七贤民俗村副总经理董瑞召说。

  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商业综合体的七贤民俗村,一直把挖掘、保存、发扬、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使命。一切与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相关的原汁原味的实物,都极力收集和保护。

  董瑞召告诉记者,他们用了两年时间,从黄河南北各地收集了上万件实物,农耕用具就有千种。为防止收购来的老物件氧化,他们还做了进一步处理,比如涂上一层油、放在橱窗里避免游客触摸,以加以保护。

  “来到这里的游客,看到这些农具,都很兴奋,许多人勾起了童年的回忆,不仅拍照合影,还会给孩子讲过去的故事。寓教育意义于其中,七贤民俗村也改变了传统旅游模式。”董瑞召说。

  如今,犁铧、木耧的时代已经过去。也许,当它们再次被提起,人们会满脸茫然,惊诧世间竟有如此笨重的东西,亦或历史的尘烟永久地将它们淹没。可是,我们不能否认,有一个时代曾经属于辉煌的犁铧、木耧和锄头。

  梦里的老家,在七贤民俗村,你一定能够找到她美好的印象。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