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百年奋斗路 百城访初心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红土高原上的“红色地标”
更新时间:2021-5-19 9:44:18    来源:焦作日报



  查尼皮新貌。

(红河日报社供图)




 
   查尼皮旧貌。
  

(红河日报社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在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镇白石岩村委会查尼皮村的一间茅屋前,80岁高龄的李培忠老人静静地站立了很久。“93年前,就是在我爷爷家里,他们召开了一次了不起的会议。”李培忠说。

  李培忠所说的他们是指吴澄、陈家铣、杜涛、杨达经、张舫等17位出席中共云南一大的共产党员。他的爷爷则是这间茅草屋的主人、查尼皮村最先入党的共产党员李开文。

  “老马灯”点燃革命火种

  推开茅屋的木门,只见墙上悬挂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依然鲜艳。除此之外,一张木桌、几条木板凳、一个火塘、一盏马灯,便是会场的全部设施。置身于此,记者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中国共产党那段铭刻在历史中的永恒记忆……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从1928年1月开始,云南地方实力派加大对共产党组织的镇压,杀害了共产党员赵琴仙、陈祖武、罗彩3人,组建不到一年的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面临严峻的考验。

  关键时刻,云南省特委根据1928年5月《中央致云南临委信》的要求,决定在查尼皮村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选择在查尼皮村召开会议并非偶然。据蒙自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研究科科长张荣贵介绍,查尼皮地处深山密林,便于隐蔽,并且靠近滇越铁路,交通比较方便,最重要的是群众基础好。1928年5月,共产党员黄明俊到查尼皮村开展工作,创建了党在云南少数民族山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在附近十几个村子发展党员80余人,建立党支部20个,发展农协会员800余人,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游击队。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1928年10月13日,在昏暗的马灯下和低沉的《国际歌》歌声中,17名年轻人肃立在火塘周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4项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

  这是自1926年11月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建立以来召开的首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并被中共中央确认,这在早期中共省级组织史上是少有的。一盏“老马灯”的耀眼光芒,点燃了红土高原上的革命火种,点亮了云南武装斗争的历史天空。

  “新马灯”照亮小康生活

  93年过去了,隐藏山间的茅草屋依然向世人诉说着红色故事。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被评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一拨又一拨,在这里举行瞻仰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

  查尼皮村党支部书记杨伟说,现在,村里相继完善了基础设施,66户287名村民靠红色旅游、果树种植脱了贫,人均纯收入达1.5万余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查尼皮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樱桃树上挂满了“玛瑙红”。村民李水龙正在自家的2.67万平方米樱桃园里忙个不停。

  “从4月1日开园以来,每天都有上百人来采摘,最多时有500多人,一天最高收入有3万余元。”李水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距离中共云南一大会址一步之遥的崭新楼房,是革命先驱李开文的孙子孙媳李培忠和徐会英的家。他们的孙子、20岁的李吴杰经常坐在院子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我家是四代同堂,因为有了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老党员,我永远感党恩、跟党走,用革命传统教育好下一代。”有着55年党龄,当过妇女队长、村小组长,今年76岁的徐会英激动地说。

  沿着新建的水泥道路一路前行,一盏盏马灯造型的新路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芷村镇党委书记龙艺文说,这样的路灯有250盏,是为了让后人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93年前,“老马灯”点燃了革命火种。93年后,“新马灯”照亮了老区百姓的幸福美好新生活。


 
 记者 杨会国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红土高原上的“红色地标”
    2021-5-19 9:44:18    来源:焦作日报



      查尼皮新貌。

    (红河日报社供图)




     
       查尼皮旧貌。
      

    (红河日报社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在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镇白石岩村委会查尼皮村的一间茅屋前,80岁高龄的李培忠老人静静地站立了很久。“93年前,就是在我爷爷家里,他们召开了一次了不起的会议。”李培忠说。

      李培忠所说的他们是指吴澄、陈家铣、杜涛、杨达经、张舫等17位出席中共云南一大的共产党员。他的爷爷则是这间茅草屋的主人、查尼皮村最先入党的共产党员李开文。

      “老马灯”点燃革命火种

      推开茅屋的木门,只见墙上悬挂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依然鲜艳。除此之外,一张木桌、几条木板凳、一个火塘、一盏马灯,便是会场的全部设施。置身于此,记者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中国共产党那段铭刻在历史中的永恒记忆……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从1928年1月开始,云南地方实力派加大对共产党组织的镇压,杀害了共产党员赵琴仙、陈祖武、罗彩3人,组建不到一年的中共云南地下组织面临严峻的考验。

      关键时刻,云南省特委根据1928年5月《中央致云南临委信》的要求,决定在查尼皮村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选择在查尼皮村召开会议并非偶然。据蒙自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研究科科长张荣贵介绍,查尼皮地处深山密林,便于隐蔽,并且靠近滇越铁路,交通比较方便,最重要的是群众基础好。1928年5月,共产党员黄明俊到查尼皮村开展工作,创建了党在云南少数民族山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在附近十几个村子发展党员80余人,建立党支部20个,发展农协会员800余人,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游击队。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1928年10月13日,在昏暗的马灯下和低沉的《国际歌》歌声中,17名年轻人肃立在火塘周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4项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

      这是自1926年11月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建立以来召开的首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并被中共中央确认,这在早期中共省级组织史上是少有的。一盏“老马灯”的耀眼光芒,点燃了红土高原上的革命火种,点亮了云南武装斗争的历史天空。

      “新马灯”照亮小康生活

      93年过去了,隐藏山间的茅草屋依然向世人诉说着红色故事。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被评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一拨又一拨,在这里举行瞻仰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

      查尼皮村党支部书记杨伟说,现在,村里相继完善了基础设施,66户287名村民靠红色旅游、果树种植脱了贫,人均纯收入达1.5万余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查尼皮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樱桃树上挂满了“玛瑙红”。村民李水龙正在自家的2.67万平方米樱桃园里忙个不停。

      “从4月1日开园以来,每天都有上百人来采摘,最多时有500多人,一天最高收入有3万余元。”李水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距离中共云南一大会址一步之遥的崭新楼房,是革命先驱李开文的孙子孙媳李培忠和徐会英的家。他们的孙子、20岁的李吴杰经常坐在院子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我家是四代同堂,因为有了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老党员,我永远感党恩、跟党走,用革命传统教育好下一代。”有着55年党龄,当过妇女队长、村小组长,今年76岁的徐会英激动地说。

      沿着新建的水泥道路一路前行,一盏盏马灯造型的新路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芷村镇党委书记龙艺文说,这样的路灯有250盏,是为了让后人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93年前,“老马灯”点燃了革命火种。93年后,“新马灯”照亮了老区百姓的幸福美好新生活。


     
     记者 杨会国

    文章编辑:刘佳 
     
    相关信息:
    短评依靠群众得胜利
    5月18日
    捍卫祖国的英雄是全村70年的骄傲
    朱村街道“三微课堂”学习氛围浓
    黄河街道打造农村党建新地标
    乡村振兴的奋斗力量
    修武警方立足群众“三所”办实事
    山阳警方秉持服务“四心”解难题
    梅素霞:只有美好才能孕育美好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