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沁阳市:“三城一区”砥砺前行“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出彩中原
更新时间:2021-9-26 10:09:17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在新一届焦作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沁阳八届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团结带领沁阳全市人民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努力把沁阳建设成为豫晋交界地区新型工业城市、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行区(“三城一区”);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绿色发展、文化建设、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治理效能“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系统发展观念(“五个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建设文化强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沁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过去5年 稳中加固 稳中向好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决战决胜“三大攻坚”。坚决把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全市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现行标准下4025户148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47天;4条河流市控断面水质总体达标率与2016年相比大幅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风险等级保持在安全区间。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凝聚全市发展共识。沁阳市七届二十次全会提出了“三城一区”的发展定位,明晰了坚持“六个并重”的发展路径,突出“工业强市”主导地位,大力实施“4321”工程和项目建设“双千”工程,一体推进创新驱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战略实施,统一了全市思想,凝聚了各方共识,形成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34万吨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400余家。常平乡和九渡村分别被评定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乡村旅游特色村。国电投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建成投运,雅都纸业、永续再生铅等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龙蟒佰利联落户沁阳,连续4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今年上半年,围绕“4321”工程谋划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项目79个,“三大改造”重点项目75个。1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01亿元,其中,纳税超亿元企业2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6家。市场主体由2015年的16768个发展到今年7月末的32420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8.2亿元,年均增长7.9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5.6∶65.9∶28.5调整为2020年的6.8∶43.6∶49.6。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省科学院深入合作,沁阳科创园已入驻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团队24家,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工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5亿元,六县(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7亿元,六县(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六县(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13.7%,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六县(市)第一。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加快构建“一环一站四纵四横”路网格局,焦克路、沁工路北段建成通车,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至济源段项目正式开工,S236、沁丹路大修工程即将开工,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45.2公里,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省级示范县等称号。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实施道路、绿化提升等工程,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地下管网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提高,5G基站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守牢为民服务宗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市委果断决策、快速响应,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勠力同心战“疫”,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面对今年夏季的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市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金标准”,响应迅速、指挥得当,排险及时、重建有力,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的号召下,万众一心、抗击洪魔,涌现出了像张四国、史中杰等一批见义勇为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和热血青年,彰显了沁阳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拼搏精神和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形成了沁阳抗洪精神。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中招成绩连年位居焦作首位,5年共有22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沁阳一中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116元、21720元。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提升治理能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建三单”“双建一挂”模式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坚持市委常委会听取市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职、依章工作。支持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青妇、老干部、残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党管武装工作;深化法治沁阳、平安沁阳建设,公众安全感连续4年位居省市前列;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今年年初以来,新的市委班子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促规范,担当作为抓落实”纪律作风集中整顿,“鼓实劲、比实绩,增荣誉、添光彩”等活动,圆满完成了乡、村两级换届,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风气,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

  今后5年 “三城一区” 走在前列

  关键词一 新发展阶段总体要求

  今后5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持续深化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调整,重塑区域发展优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心怀“国之大者”,更加注重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把沁阳建设成为豫晋交界地区新型工业城市、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行区,为谱写新时代沁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二 新发展阶段主要发展目标

  未来5年主要发展目标:围绕加快建设“三城一区”,努力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

  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入全省县域先进行列。城市首位度明显提升,新兴中心城市地位逐渐形成。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成功申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境外、市外资金的规模持续扩大,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绿色发展走在前列。全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文化建设走在前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居民幸福指数走在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人均预期寿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社会治理效能走在前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基本形成,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三 “五个坚持”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五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系统发展观念。

  关键词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豫晋交界地区创新高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依托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集中试、创业、产业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发展平台。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等科技攻关模式,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实现优势再造。

  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大力实施“4321”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豫晋交界地区新型工业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准延链补链强链这个逻辑点,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化工产业聚焦由基础型、资源型向精深加工、循环利用、资源增值方向转型,由基础原材料向新材料转型,2021年实现第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突破;电池制造产业加快推进龙蟒佰利联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建设,2022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新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业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规模,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的转化;新型钢铁材料产业形成系列化、规模化高端钢铁材料体系。到2025年,四大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要分别达到2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抓住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科创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谋划实施一批“两新一重”、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民生工程领域的重大项目。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的质效和水平。锚定“双千”目标,未来5年,全市实施各类重点项目要超过1000个,累计完成投资要超过1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不低于40%,民间投资占比不低于75%,高科技产业、“两新一重”项目投资占比和增速均高于全省和焦作市平均水平。同时,要始终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一招,靶向招商、精准招商。

  持续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国家经开区创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重大创新载体上项目。要以“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创建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要以“百园增效”为抓手,推进“四提三改两融合”。要树立“亩均论英雄”的观点,提升亩均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到2025年,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税收超35亿元,争创全省四星级产业集聚区,同步创建成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效,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服务等产业。积极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推动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商贸服务、住宿餐饮等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有序推动城市综合体建设和功能片区综合开发。要加快数智赋能,催生一批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成长。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多点一点”的信息化服务模式。统筹抓好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重点领域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造诚信政府。深化府院联动,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持民营经济“两个行动”、一联三帮、首席服务官等制度,推动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关键词五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以将沁阳打造成为带动毗邻地区发展的新兴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郑洛晋三角核心区优势,持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容纳性,提升城市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持续优化空间布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构建“一带一廊、三核三轴七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打造宜居智慧城市。加快推进沿太行高速、沁阳至伊川高速公路、菏宝高速沁阳东站、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沁阳站、沁南沁北快捷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环一站四纵四横”路网格局,实现与郑、洛、焦、济、晋主城区的有效联动。加大创新资源引进力度,驱动城南组团和沁北集聚区工业组团产城融合发展。

  开展城市提质行动。实施城市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城市双修”,增加城市园林节点,优化城市路网,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抗灾能力。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资源共享、信息集成的应急指挥系统。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

  关键词六 建设文化强市

  从丰富的文脉资源、历史遗存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中传承精神和力量,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旅产业,塑造文明风尚,构建极具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深度挖掘用足文化资源。沁阳的文化资源极具多样性,要深度挖掘和充分演绎。探索优秀文化间的关联性,诠释好怀府、怀药、怀梆、怀商等怀文化,讲好李商隐、朱载堉、曹谨、何瑭等名人故事。完善提升宋学义故居、杨介人故居、沁阳第一党支部旧址、常平阻击战纪念馆等红色景点,打造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将怀药保健、民宿康养、登山运动等健康元素融入旅游产业布局,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有机串联。

  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引领力。把沁阳的名人、名山、名品和非遗系列艺术等特色文化主题融入现代表达方式,用好网络传播手段,拓展外界了解沁阳的方式和途径。传承历史文脉。精细化开发“四大怀药”种植炮制、黑陶、漆器等古法工艺,推出一批古韵新意的文化商品,提高市场影响力。

  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质效。持续提升神农山、二仙庙等老牌景区品质,做好和生森林野生动物园AAAA景区、黑陶小镇AAA景区创建工作,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将丹河峡谷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乡村振兴的引爆点,以里沟村、四渡村等28个自然村落和原480电厂工业遗迹为重点,以发展高端民宿和文化产业为载体,力争用3~5年时间,把丹河峡谷打造成为南太行生态文化度假新地标,以点带面、全域拓展,以文旅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全民文化素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关键词七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率先在焦作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焦作市步入全省乡村振兴第一梯队提供沁阳样板。

  抓好政策衔接。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保障粮食安全。坚持藏粮于地,坚守耕地红线,力争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93万公顷目标。积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打造“沁麦品牌”。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泰利机械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

  促进产业兴农。统筹推进五大振兴,通过“五型带动”(城乡融合带动型、镇区发展带动型、文化资源带动型、乡村旅游带动型、产业发展带动型),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市打造46个示范村,“五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放大,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

  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引领,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拓展“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继续抓好农村改厕、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开展“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用好“党建+金融”力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带动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理念等向农业农村流动,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高效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乡镇工作“三结合”,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历练,提升能力水平。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性和主基调,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八 持续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升级本科院校。统筹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工程建设,打造健康沁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18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面落实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政策,统筹推进扶老救孤、助残济困、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等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关键词九 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强市。

  坚持以更高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抓好“兴绿、保水、护蓝”,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持以更高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河长制建设为抓手,确保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市控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动员全社会一起建设绿色家园。

  坚持以更高层次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省率先构建具有沁阳特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让良好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关键词十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保障。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换届后县、乡、村三级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兑现《沁阳市干部激励办法》,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健全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努力锻造一支能扛起“三城一区”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

  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家培训机制,实施“引凤回巢”计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提高“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深化“党建综合体模式”,深入推进“党建三单”“双建一挂”工作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9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党建专题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沁阳市选送的“党建三单”(“5G+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荣获全国一等奖。

  汇聚各方力量共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强化党管武装,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巩固拓展“正风肃纪促规范,担当作为抓落实”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成果,推动形成“严格严格真严格、落实落实真落实”的浓厚氛围,切实以良好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牢固树立结果导向。深入开展“鼓实劲、比实绩、增荣誉、添光彩”活动,强化结果导向。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以结果交答卷、以成败论英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准运用好“四种形态”,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化民生领域、扶贫领域腐败和农村基层“微腐败”专项治理,重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实现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

记者 郭树勋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