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墨香浮动隽写人生
记我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郭清晨
更新时间:2018-2-6 9:03:49    来源:焦作日报

 

  最近,78岁的郭清晨身体小恙住院,可仍手不释卷,挂着吊瓶研读元代赵孟頫,明代王铎、董其昌的大作。除此之外,几十年来,每天一篇习作配一首打油诗,已成郭清晨的生活常态。

  他告诉记者:“人的一辈子做成、做好一件事很难,唯有用心方得始终。”

  1940年,郭清晨出生于我市武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习字涂鸦,树枝作笔,地头为纸,写起字来如痴如醉。1960年,他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大学4年,他没舍得坐过一次公共汽车,没买过一根冰棍,省吃俭用从每月5元的助学金里拿出几毛钱,在废旧书堆里“淘”些旧碑帖、画册,课余时间全心投入到书画创作中。

  大学期间,郭清晨对书画艺术的忘我追求,常常被同学们戏称为“精神病”“书呆子”。一年寒冬,郑州大学图书馆搬家,工作人员用旧报纸包裹图书。冷冻寒天,旧报纸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时,透过冰层,郭清晨隐隐看到一张旧报纸上登有郑板桥的《墨竹图》和黄胄的《驴》。他不假思索,用手捂化纸上冰。

  50多年过去了,这张报纸依然安静地“躺”在郭清晨的书画报刊资料集里。一张发黄的旧报纸,是郭清晨为自己镌刻的精神图腾;一次次痴狂的艺术追求,成就了郭清晨的书画人生。

  1963年,郭清晨参加了校园书画大赛,引起了省文联书画专家的关注。此后,省会每有重大书画赛展,省书法家协会的老师们都不忘通知他。期间,他结识了让他受益一生的两位书画大家——唐玉润、陈天然。当时,两位书画大师已名满中外,却愿意费心竭力地指点郭清晨。在大师的教导下,郭清晨革陋习,树新风,博众长,走上了职业创作路。

  1970年,郭清晨就职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厅,主要工作是为当地中小学课本画插图。这时,郭清晨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作品常常见诸《光明日报》《书法杂志》等处。1982年,他由伯乐陈天然、张海介绍,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我市首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2年,郭清晨调入焦作市文化馆工作。那时,焦作文化馆生活条件尽管艰苦,却不失浓浓的文化气息。寒来暑往,郭清晨在文化馆居住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成了焦作书画爱好者畅谈书画艺术的小天地。

  郭清晨的学生、我市书法家杨保群记得,当时,郭清晨老师家除了睡觉的床和做饭的简易灶台,四处堆满了碑帖、金石和字画。有一年冬天,他去郭清晨老师家里,看到破旧煤球炉的拔气烟囱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废稿,郭清晨老师正在和几位书画爱好者冒着煤气中毒的危险,仰头读之。

  数十年如一日,郭清晨于无声处,陶然书画。他曾先后出任焦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台山书画院院长等职务,作品曾参加国际和平年书画展、中日书法交流展、中韩书法交流展、世界华人书画展、香港国际书画展、中国艺术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展览。部分作品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选入摩崖和碑林,其传略被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古今书家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东方之子》等专集。

  无字句处读书,与肝胆人共事。一清二贫的书画生涯不仅成就了郭清晨的艺术造诣,也成就了他不忘初心的艺术态度,这种态度是当下书画界的一股清流。

  采访时,郭清晨说:“书法是国粹,一点一画都是先贤从丹心里流出的汗青,是千锤百炼终身见性的‘舍利子’,切不可沾污她的神圣,亵渎她的灵魂,要打心底去敬畏艺术。”

  这是一位古稀老人的创作箴言,他用大半辈子时间研读了一门关于艺术的人生。

 

文章编辑: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