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当国学风吹进校园
更新时间:2017-4-7 8:40:59    来源:焦作日报

  3月30日,云台山下春风徐徐,当来自马村区实验学校的260余名小学生身穿汉服,手持竹简,合着悠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吟诵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佳作时,现场数千名游客沉浸在浓浓的中国风里。特别是当马村区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孙宇辰气定神闲地落笔成诗时,现场爆发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国学经典文化滋润了每位游客的心田,并唤醒了潜藏在每位游客心中的文化自信。

  站在台下的带队老师翟自敏看着学生们的表演会心地笑了。作为马村区实验学校国学经典教育的“急先锋”,她更加坚信国学经典教育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翟自敏说:“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有50名学生,在国学经典教育的影响下,这些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共在河南省校信通博客上发表文章2.4万余篇,约500万字。也就是说,写作能力稍弱的学生,在近3年的时间里也发表了约200篇文章。我觉得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近3年来潜移默化的国学经典教育密切相关。”

  活动当天,马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张秋香也在台下观看。张秋香认为,马村区实验学校实践国学经典教育8年多来,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她说:“在每次国学经典展演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会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而且还要学会将鼓、扇子、毛笔、古筝、琵琶、民族服饰等文化符号运用其中,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当国学风吹进校园,受益的不仅是马村区实验学校。早在10年前,我市教育部门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广新教育概念,那时起,一些学校便开始依托国学经典教育开展新教育实验。通过近10年的实验,国学经典教育目前已在我市诸多中小学校常态化。

  马村区是我市国学经典教育的先行者,从2009年正式起步至今,8年多来,马村区各中小学校已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体系,全区6000余名小学生均会背诵区教育部门规定的国学经典文章。

  在2016年4月马村区教育局新修订的《马村区2016年新教育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了小学国学经典必诵内容:一年级诵《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诵《声律启蒙(上)》《声律启蒙(下)》;三年级诵《千字文》《唐诗选》;四年级诵《论语》;五年级诵《道德经》;六年级诵《大学》。另外,选诵内容为《中庸》《孝经》《格言别录》及其他国学经典篇目。

  马村区教育局教科所工作人员翟建寨告诉记者,从2009年1月起,马村区教育局结合全市新教育的推广,已经走在让经典诵读回归国学经典的路上。为了检验马村区国学经典教育成果,马村区教育局曾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小学生识字率比接受前高了一倍,农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令人惊喜的是,国学经典教育深受家长们的好评,因为家长们发现,受国学经典文化影响,以前骄纵的孩子现在变得知书达理了。

  采访时,马村区待王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令记者印象深刻。从2007年起至今,该校就组织学生在国旗下诵读国学经典文章,10年来雷打不动。

  已从马村区待王学校离职的史发展老师是此事的推动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较低,再加上现在学生的心理普遍比较浮躁,我们就想改变一下现状。在国旗下诵读《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文章,就是我们想到的办法。谁知,这个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史发展老师回忆:“记得当时有个学生叫许庆雯,性格内向,极少参加学校活动,我就鼓励她领读国学经典文章。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很自信。在农村,有很多像许庆雯这样的学生,也是因为诵读国学经典文章得到了改变。”

  事实上,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改变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和家长。翟自敏说:“每次我在给学生解读国学经典文章时,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在升华,它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并时刻警醒我,放下浮躁的心理,做一名好老师。”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学,我也跟着学,时间长了,我就觉得,现在家长的思想都偏离了轨道,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深化国学经典教育。去年8月,中国国学中心落成,旋即国家又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教育早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成为树立全民文化自信的“法宝”。

  4月5日下午,马村区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课间诵读《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260多名学生的琅琅书声,再次引起了我们对国学经典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文章编辑:施筱雯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