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焦作,智慧自然保护区出彩河南
更新时间:2023-7-14 9:13:43    来源:焦作日报

7月10日晌午,热浪滚滚。记者随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负责人登上海拔919米高的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视频监控瞭望塔,周边上千公顷的林海一目了然,更神奇的是,安装在塔尖上的360度光纤防火监控系统,能适时把高清晰的画面传输至市林业大数据中心。这套森林“千里眼”防火视频监控,不仅为监控森林防火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护林人员或骑摩托车,或徒步巡林,走不到、看不远,费工、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这是我市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推广数字技术,打造河南自然保护区焦作智慧样板的一个缩影。

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全长60公里,南北宽10余公里,总面积17215公顷,不仅是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资源库,更是镶嵌在南太行生态体系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为了把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智慧自然保护区河南样板,从2019年起,我市林业部门组织实施太行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冯宝春说:“主要内容包括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林业大数据中心建设、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科研监测站、监测体系和智慧保护区系统平台、标识系统、巡护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项目建设。”据悉,智慧保护区建成内容包括软件管理平台定制开发、无线传输、通量和梯度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声纹监测、视频监测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等。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林业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1100余万元,实施智慧自然保护区完善配套提升工程,目前市县两级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正在高质量实施中。

在位于保护区中心的科研监测站北侧,有个高耸入云的碳通量和梯度气象监测塔,收集区域碳通量资源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物联网络转输到大数据中心。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天平说:“目前我们正在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省林科院等有关单位进行洽谈,寻求技术支持,开展长期的碳通量动态监测评估,为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平衡、碳资源研究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为加大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我市林业部门已在保护区安装了20多部红外相机,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上山取内存卡、换电池,天不明上路,中午在林中吃便餐,夜宿民宅,回来后还要筛选海量的拍摄资料,费工、费时、费力,遇到金钱豹、野猪等野生动物还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该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太阳能供电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AI智能野生动物识别、出没规律分析软件等新技术,掌握其生存、分布状况。王天平说:“今年计划在保护区内新增红外相机160部,再加上即将安装的30个摄像头,将基本覆盖到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区位。”

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级管理部门,有1个市级中心、3个县市中心和国有焦作林场保护中心。过去在保护项目建设上“各自为战”,效率低下,2023年市保护中心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对接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强化市级层面顶层设计,联合县市基层管理机构,统一思想,采取打捆申报大项目和集中建设内容分散申报项目等方式,打破体制机制和项目建设瓶颈,破立并举,集中力量办大事,统合项目集群优势,集中实施保护区各类建设项目。

今年将建构以市级中心为轴、连接县市中心的保护区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GIS、物联网、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集数据采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大数据监管平台。从而实现设备及资源的“统一共享”、保护区工作的“数字管控”、违法行为的“智能监管”、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在线监测”、重点资源的“自动感知”,打造智慧保护区管理新模式;实现向上和向下站点的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和集成对接。打通数据融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

在保护区龙翔山区域,记者看到安装有一部连接大数据中心的环境监测系统。据悉,这种可适时传输风速风向、降雨、气压、负氧离子、光照时数等功能的环境监测系统在保护区有8套,分别安装在云台山小寨沟、净影寺、青龙峡、八一水库、峰林峡、青天河等地。王天平说:“今年将把保护区水质监测并入该系统,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区域内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我市沿太行山各县(市、区)同唱建设智慧自然保护区一台戏,依托‘森林眼’‘蓝天卫士’‘智慧城市’‘云视讯’等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南太行森林防火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预警。”市林业局灾害预防科科长曹芬芬说,“特别是国有焦作林场、中站区等地还在终点林区安装了太阳能视频抓拍语音提示杆,通过智能高效烟火识别、高精度林火智能识别和分析,构建森林防火职能预警监测系统,为森林防灭火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焦作,智慧自然保护区出彩河南
    2023-7-14 9:13:43    来源:焦作日报

    7月10日晌午,热浪滚滚。记者随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负责人登上海拔919米高的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视频监控瞭望塔,周边上千公顷的林海一目了然,更神奇的是,安装在塔尖上的360度光纤防火监控系统,能适时把高清晰的画面传输至市林业大数据中心。这套森林“千里眼”防火视频监控,不仅为监控森林防火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护林人员或骑摩托车,或徒步巡林,走不到、看不远,费工、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这是我市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推广数字技术,打造河南自然保护区焦作智慧样板的一个缩影。

    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全长60公里,南北宽10余公里,总面积17215公顷,不仅是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资源库,更是镶嵌在南太行生态体系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为了把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智慧自然保护区河南样板,从2019年起,我市林业部门组织实施太行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冯宝春说:“主要内容包括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林业大数据中心建设、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科研监测站、监测体系和智慧保护区系统平台、标识系统、巡护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项目建设。”据悉,智慧保护区建成内容包括软件管理平台定制开发、无线传输、通量和梯度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声纹监测、视频监测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等。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林业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1100余万元,实施智慧自然保护区完善配套提升工程,目前市县两级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正在高质量实施中。

    在位于保护区中心的科研监测站北侧,有个高耸入云的碳通量和梯度气象监测塔,收集区域碳通量资源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物联网络转输到大数据中心。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天平说:“目前我们正在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省林科院等有关单位进行洽谈,寻求技术支持,开展长期的碳通量动态监测评估,为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平衡、碳资源研究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为加大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我市林业部门已在保护区安装了20多部红外相机,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上山取内存卡、换电池,天不明上路,中午在林中吃便餐,夜宿民宅,回来后还要筛选海量的拍摄资料,费工、费时、费力,遇到金钱豹、野猪等野生动物还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该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太阳能供电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AI智能野生动物识别、出没规律分析软件等新技术,掌握其生存、分布状况。王天平说:“今年计划在保护区内新增红外相机160部,再加上即将安装的30个摄像头,将基本覆盖到保护区重要的生态区位。”

    我市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级管理部门,有1个市级中心、3个县市中心和国有焦作林场保护中心。过去在保护项目建设上“各自为战”,效率低下,2023年市保护中心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对接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强化市级层面顶层设计,联合县市基层管理机构,统一思想,采取打捆申报大项目和集中建设内容分散申报项目等方式,打破体制机制和项目建设瓶颈,破立并举,集中力量办大事,统合项目集群优势,集中实施保护区各类建设项目。

    今年将建构以市级中心为轴、连接县市中心的保护区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GIS、物联网、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集数据采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大数据监管平台。从而实现设备及资源的“统一共享”、保护区工作的“数字管控”、违法行为的“智能监管”、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在线监测”、重点资源的“自动感知”,打造智慧保护区管理新模式;实现向上和向下站点的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和集成对接。打通数据融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

    在保护区龙翔山区域,记者看到安装有一部连接大数据中心的环境监测系统。据悉,这种可适时传输风速风向、降雨、气压、负氧离子、光照时数等功能的环境监测系统在保护区有8套,分别安装在云台山小寨沟、净影寺、青龙峡、八一水库、峰林峡、青天河等地。王天平说:“今年将把保护区水质监测并入该系统,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数据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区域内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我市沿太行山各县(市、区)同唱建设智慧自然保护区一台戏,依托‘森林眼’‘蓝天卫士’‘智慧城市’‘云视讯’等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南太行森林防火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预警。”市林业局灾害预防科科长曹芬芬说,“特别是国有焦作林场、中站区等地还在终点林区安装了太阳能视频抓拍语音提示杆,通过智能高效烟火识别、高精度林火智能识别和分析,构建森林防火职能预警监测系统,为森林防灭火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