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郑州:二七名城的红色基因
更新时间:2020-4-29 8:46:41    来源:新华网

  

  二七纪念塔本报记者 武建玲 刘伟平 文/图

  车来人往的郑州繁华闹市区,矗立着一座并联式双塔。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环境里,63米高不算“魁梧”,与郑州3600年的悠久历史相比,可以用“年轻”来形容。但这座塔却无可厚非地成为郑州的地标建筑,在郑州人的心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这就是——二七纪念塔。

  二七塔自诞生之日就顶着历史光环,镌刻红色基因。作为郑州历史的重要承载者之一,二七塔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之塔、文化之魂。

  自1971年以新的面貌落成以来,二七塔就像一个守望者,见证着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郑州人中延续传承……

  启蒙运动 英光永红

  4月的郑州天朗气清,二七塔巍然挺立。在阳光映照下,塔尖擎起的红五星熠熠生辉,更显庄严。

  二七纪念馆内,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回顾那段峥嵘岁月。“这面墙上的浮雕,再现了当时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时的场景……”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时光仿佛回到一个世纪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其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各霸一方,造成了军阀混战。京汉铁路工人受到军阀残酷的人身压迫和经济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二七纪念堂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二七精神”是郑州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图为二七纪念塔内浮雕再现工人修筑京汉铁路场景

  郑州位于京汉陇海两大铁路交会处,工人集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地方。在党的领导下,1921年秋天,郑州开办工人夜校传播马列主义,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随之诞生,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6个分工会相继成立,并酝酿成立全路统一的总工会。

  1923年2月1日清晨,1000多名铁路工人从郑州车站出发,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反动军警层层阻挠。工人们冲破阻拦,冲进会场,郑州铁路工人领袖高斌庄严宣布总工会成立。反动军阀吴佩孚恼羞成怒,派军警将会场捣毁。

  总工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1923年2月4日,高斌拉响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以郑州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1200多公里长的京汉铁路顿时全线瘫痪。

  2月7日,吴佩孚对京汉全路罢工工人实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施洋、林祥谦、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牺牲,300多人身负重伤,1000多人被开除,郑州党组织也被破坏。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进入历史舞台,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影响深远。

  “这些斗争,是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也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1939年,毛泽东在“二七”纪念大会上说。周恩来高度评价“二七”革命斗争,“是中国大革命前的一次启蒙运动”。董必武曾为纪念“二七”题诗:虽败荣犹著,英光永世红。

  郑州,作为这次大罢工的策源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地标 承载记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对于烈士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牺牲,郑州没有忘记。在烈士汪胜发、司文德的头颅被悬挂的长春桥,高高竖起了二七纪念塔。

  “不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这句评价,足见作为地标的二七塔在郑州人心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郑州市还有一系列和二七大罢工有关的地名和单位名称,二七区、二七路、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二七商圈,郑州更是被称为“二七名城”。这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城市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割不断的联系。

  “以德化街为纵轴,二七塔为起点,直到二七纪念堂,可以说一条街就能阅尽郑州近百年历史。”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江山说,二七塔附近的二七路以及百年德化步行街向南一线,共有五处纪念遗迹:在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旧址普乐园建设的二七纪念堂、郑州铁路工人夜校旧址、抗战前设立的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轰炸处和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处。

  五处纪念地,两处和二七大罢工所体现出的“二七精神”有关。

  而另外三处,则与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密切相关。在郑州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也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走进郑州的巩义、登封、新密等地,多处抗战旧址已改建为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大量的照片、文物和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当年共产党、八路军领导豫西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英雄军民所表现出的迎难而上、前赴后继的拼搏精神,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跃马疆场、慷慨赴死的奉献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变迁,曾经的水深火热之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换了天地。

  站在二七塔顶瞭望二七广场周边,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璀璨,现代商业都市的繁华一览无余。

  来到豫西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已经华丽蜕变为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

  红色基因 世代传承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对于郑州来说,二七塔不仅是城市标志,更是一座闪耀着奋斗与拼搏之光的精神之塔,它让血与火炼成的“二七精神”化为有形的高塔,挺立至今。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二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一起共同构筑起了河南人的“精神脊梁”。

  新时代,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下去,成为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力量。

  当前,河南正迈向更加出彩的新征程,省委、省政府要求郑州这个龙头发挥更大作用。郑州大学教授徐有礼认为,郑州必须自觉弘扬“二七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用精神的力量磨炼意志、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让英雄们的光荣事迹成为引领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坐标。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明确表示,“二七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传承好二七红色基因、弘扬好革命精神、发扬好优良传统,让“二七精神”更加鲜明地体现在每位党员身上,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

  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综合改造是郑州老城复兴的点睛之笔,起着筑心立魂的作用。徐立毅指出,要努力把二七广场打造为郑州人的精神家园、河南省的消费中心、全国城市复兴典范,更好地把城市的标志和灵魂立起来,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发展自信。

  作为“二七精神”的发源地、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二七区自带红色基因,也更多了一份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的使命和自觉。去年以来,二七区组织专家深入挖掘“二七精神”内涵,提炼出了“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这一新时代“二七精神”内涵。

  未来,在“二七精神”等红色精神滋养下,相信二七塔一定会见证郑州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创造的新辉煌。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郑州:二七名城的红色基因
2020-4-29 8:46:41    来源:新华网

  

  二七纪念塔本报记者 武建玲 刘伟平 文/图

  车来人往的郑州繁华闹市区,矗立着一座并联式双塔。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环境里,63米高不算“魁梧”,与郑州3600年的悠久历史相比,可以用“年轻”来形容。但这座塔却无可厚非地成为郑州的地标建筑,在郑州人的心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这就是——二七纪念塔。

  二七塔自诞生之日就顶着历史光环,镌刻红色基因。作为郑州历史的重要承载者之一,二七塔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之塔、文化之魂。

  自1971年以新的面貌落成以来,二七塔就像一个守望者,见证着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郑州人中延续传承……

  启蒙运动 英光永红

  4月的郑州天朗气清,二七塔巍然挺立。在阳光映照下,塔尖擎起的红五星熠熠生辉,更显庄严。

  二七纪念馆内,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回顾那段峥嵘岁月。“这面墙上的浮雕,再现了当时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时的场景……”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时光仿佛回到一个世纪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其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各霸一方,造成了军阀混战。京汉铁路工人受到军阀残酷的人身压迫和经济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二七纪念堂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二七精神”是郑州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图为二七纪念塔内浮雕再现工人修筑京汉铁路场景

  郑州位于京汉陇海两大铁路交会处,工人集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地方。在党的领导下,1921年秋天,郑州开办工人夜校传播马列主义,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随之诞生,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6个分工会相继成立,并酝酿成立全路统一的总工会。

  1923年2月1日清晨,1000多名铁路工人从郑州车站出发,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反动军警层层阻挠。工人们冲破阻拦,冲进会场,郑州铁路工人领袖高斌庄严宣布总工会成立。反动军阀吴佩孚恼羞成怒,派军警将会场捣毁。

  总工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1923年2月4日,高斌拉响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以郑州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1200多公里长的京汉铁路顿时全线瘫痪。

  2月7日,吴佩孚对京汉全路罢工工人实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施洋、林祥谦、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牺牲,300多人身负重伤,1000多人被开除,郑州党组织也被破坏。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进入历史舞台,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影响深远。

  “这些斗争,是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也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1939年,毛泽东在“二七”纪念大会上说。周恩来高度评价“二七”革命斗争,“是中国大革命前的一次启蒙运动”。董必武曾为纪念“二七”题诗:虽败荣犹著,英光永世红。

  郑州,作为这次大罢工的策源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地标 承载记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对于烈士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牺牲,郑州没有忘记。在烈士汪胜发、司文德的头颅被悬挂的长春桥,高高竖起了二七纪念塔。

  “不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这句评价,足见作为地标的二七塔在郑州人心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郑州市还有一系列和二七大罢工有关的地名和单位名称,二七区、二七路、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二七商圈,郑州更是被称为“二七名城”。这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城市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割不断的联系。

  “以德化街为纵轴,二七塔为起点,直到二七纪念堂,可以说一条街就能阅尽郑州近百年历史。”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江山说,二七塔附近的二七路以及百年德化步行街向南一线,共有五处纪念遗迹:在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旧址普乐园建设的二七纪念堂、郑州铁路工人夜校旧址、抗战前设立的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轰炸处和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处。

  五处纪念地,两处和二七大罢工所体现出的“二七精神”有关。

  而另外三处,则与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密切相关。在郑州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也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走进郑州的巩义、登封、新密等地,多处抗战旧址已改建为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大量的照片、文物和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当年共产党、八路军领导豫西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英雄军民所表现出的迎难而上、前赴后继的拼搏精神,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跃马疆场、慷慨赴死的奉献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变迁,曾经的水深火热之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换了天地。

  站在二七塔顶瞭望二七广场周边,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璀璨,现代商业都市的繁华一览无余。

  来到豫西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已经华丽蜕变为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

  红色基因 世代传承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对于郑州来说,二七塔不仅是城市标志,更是一座闪耀着奋斗与拼搏之光的精神之塔,它让血与火炼成的“二七精神”化为有形的高塔,挺立至今。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二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一起共同构筑起了河南人的“精神脊梁”。

  新时代,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下去,成为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力量。

  当前,河南正迈向更加出彩的新征程,省委、省政府要求郑州这个龙头发挥更大作用。郑州大学教授徐有礼认为,郑州必须自觉弘扬“二七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用精神的力量磨炼意志、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让英雄们的光荣事迹成为引领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坐标。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明确表示,“二七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传承好二七红色基因、弘扬好革命精神、发扬好优良传统,让“二七精神”更加鲜明地体现在每位党员身上,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

  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综合改造是郑州老城复兴的点睛之笔,起着筑心立魂的作用。徐立毅指出,要努力把二七广场打造为郑州人的精神家园、河南省的消费中心、全国城市复兴典范,更好地把城市的标志和灵魂立起来,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发展自信。

  作为“二七精神”的发源地、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二七区自带红色基因,也更多了一份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的使命和自觉。去年以来,二七区组织专家深入挖掘“二七精神”内涵,提炼出了“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这一新时代“二七精神”内涵。

  未来,在“二七精神”等红色精神滋养下,相信二七塔一定会见证郑州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创造的新辉煌。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