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3年专题 > 《报怀川》 > 正文

2023年专题

1983年复刊至今40年来
编校质量:从“四连冠”到“零差错”
更新时间:2023-4-24 15:45:08    来源:焦作日报

 

时至今日,白纸黑字的党报,仍然是受老百姓信赖的权威信息来源之一,党报不仅代表着公信力和权威性,更会直接影响到读者认知。《焦作日报》自创刊以来,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实读者,并深受他们的喜爱与信赖,这得益于焦作日报社严谨、科学的编校体系和焦报人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匠心精神。

在两年一度的河南省党报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在1996年至2003年间,连续4届蝉联全省第一,更为可喜的是,在2016年全省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实现了“零差错”目标,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影响报纸质量。提高编校质量是每家报社长期要抓的工作,焦作日报社亦是如此。而将差错消灭于出版前,保证“零差错”发稿,更是每一位焦报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每一份《焦作日报》的出版,都要经历采访、编辑、校对等十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责定位,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环环相扣,严格按照程序运作,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的时间要求甚至要精确到分钟。

对于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单位名称、数据等,编校人员慎之又慎。遇到可疑的问题时,除了询问报社领导、同事外,他们还需要查地图、翻资料、联系记者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尤其是面对上万文字的专版、长稿,值班编辑、校对、组版员更是细心打磨每个细节,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坚守每一寸“责任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提高报纸编校质量,自创刊起,焦作日报社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不断把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运用于报纸质量管理当中,持续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1983年复刊后,焦作日报社实施的第一个考核办法——《焦作日报采编人员考核办法》。

1999年初,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制定了《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办法》,采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绩效考核。

2006年,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原有考核办法的基础上,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制定了《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实施细则(试行)》。

2015年10月,为了增强采、编、校人员责任感,减少一般性差错,杜绝重大差错,提高报纸质量,焦作日报社编委会出台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报纸版面差错处罚办法》。

面对全媒体时代大潮,《焦作日报》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全媒体新闻编校质量的有效措施,于2022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全媒体重大差错通报处罚制度》《焦作日报全媒体差错处罚办法》。

此外,2006年8月1日,焦作日报社还成立了考评策划部,聘任有新闻副高级以上业务职称的同志组成专家评审组,对所有见报稿件、版面进行评审,并对优质稿件、版面和问题稿件、版面逐一进行点评,形成《考评动态》,上墙公布。考评差错每天公布,记者、编辑、校对的成绩和差错公开透明,潜移默化中,大家的责任心都增强了。

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带来的效果也逐渐凸显。在1996年至2003年8年时间里,《焦作日报》连续4届蝉联全省第一。差错率也从1996年至1997年的3.19/10000,降到1998年至1999年的1.96/10000,再降到2000年至2001年的0.69/10000,最后降到2002年至2003年的0.5/10000。在2016年的全省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实现了“零差错”目标。

这些枯燥的数字,折射出焦作报人对社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办报态度,也证明了焦作日报社的标准化管理行之有效、编校质量保证体系科学严格。

在1996年至2003年,《焦作日报》连续4届蝉联全省党报编校质量评比第一名后,省新闻出版局发来贺电:“希望《焦作日报》再接再厉,在稳步提高报纸质量上,努力开拓创新,取得新的更大成绩。”《郑州晚报》等兄弟报社也纷纷前来取经,借鉴焦作日报社的标准化编校质量管理体系。

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是焦报人的匠心所在;科学严谨的编校体系,是高质量出版的坚强保障。从“四连冠”到“零差错”,热衷于“咬文嚼字”的焦报匠人始终用一丝不苟地工作态度提高报纸编校质量、增强报纸可信度,为《焦作日报》赢得社会赞誉。

记者 孙 茜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1983年复刊至今40年来
    编校质量:从“四连冠”到“零差错”
    2023-4-24 15:45:08    来源:焦作日报

     

    时至今日,白纸黑字的党报,仍然是受老百姓信赖的权威信息来源之一,党报不仅代表着公信力和权威性,更会直接影响到读者认知。《焦作日报》自创刊以来,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实读者,并深受他们的喜爱与信赖,这得益于焦作日报社严谨、科学的编校体系和焦报人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匠心精神。

    在两年一度的河南省党报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在1996年至2003年间,连续4届蝉联全省第一,更为可喜的是,在2016年全省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实现了“零差错”目标,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影响报纸质量。提高编校质量是每家报社长期要抓的工作,焦作日报社亦是如此。而将差错消灭于出版前,保证“零差错”发稿,更是每一位焦报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每一份《焦作日报》的出版,都要经历采访、编辑、校对等十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责定位,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环环相扣,严格按照程序运作,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的时间要求甚至要精确到分钟。

    对于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单位名称、数据等,编校人员慎之又慎。遇到可疑的问题时,除了询问报社领导、同事外,他们还需要查地图、翻资料、联系记者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尤其是面对上万文字的专版、长稿,值班编辑、校对、组版员更是细心打磨每个细节,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坚守每一寸“责任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提高报纸编校质量,自创刊起,焦作日报社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不断把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运用于报纸质量管理当中,持续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1983年复刊后,焦作日报社实施的第一个考核办法——《焦作日报采编人员考核办法》。

    1999年初,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制定了《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办法》,采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绩效考核。

    2006年,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原有考核办法的基础上,焦作日报社党委、编委制定了《焦作日报采编业务考核实施细则(试行)》。

    2015年10月,为了增强采、编、校人员责任感,减少一般性差错,杜绝重大差错,提高报纸质量,焦作日报社编委会出台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报纸版面差错处罚办法》。

    面对全媒体时代大潮,《焦作日报》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全媒体新闻编校质量的有效措施,于2022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全媒体重大差错通报处罚制度》《焦作日报全媒体差错处罚办法》。

    此外,2006年8月1日,焦作日报社还成立了考评策划部,聘任有新闻副高级以上业务职称的同志组成专家评审组,对所有见报稿件、版面进行评审,并对优质稿件、版面和问题稿件、版面逐一进行点评,形成《考评动态》,上墙公布。考评差错每天公布,记者、编辑、校对的成绩和差错公开透明,潜移默化中,大家的责任心都增强了。

    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带来的效果也逐渐凸显。在1996年至2003年8年时间里,《焦作日报》连续4届蝉联全省第一。差错率也从1996年至1997年的3.19/10000,降到1998年至1999年的1.96/10000,再降到2000年至2001年的0.69/10000,最后降到2002年至2003年的0.5/10000。在2016年的全省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焦作日报》实现了“零差错”目标。

    这些枯燥的数字,折射出焦作报人对社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办报态度,也证明了焦作日报社的标准化管理行之有效、编校质量保证体系科学严格。

    在1996年至2003年,《焦作日报》连续4届蝉联全省党报编校质量评比第一名后,省新闻出版局发来贺电:“希望《焦作日报》再接再厉,在稳步提高报纸质量上,努力开拓创新,取得新的更大成绩。”《郑州晚报》等兄弟报社也纷纷前来取经,借鉴焦作日报社的标准化编校质量管理体系。

    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是焦报人的匠心所在;科学严谨的编校体系,是高质量出版的坚强保障。从“四连冠”到“零差错”,热衷于“咬文嚼字”的焦报匠人始终用一丝不苟地工作态度提高报纸编校质量、增强报纸可信度,为《焦作日报》赢得社会赞誉。

    记者 孙 茜

    文章编辑:杨铭 
     
    相关信息:
    董广安深情寄语《焦作日报》:
    谢延信:人如其名 信守一生
    顶级骄傲 怀川符号
    党报的生日  报人的礼赞
    陈冉:“小记者”成就了今天的我
    孙诗琪:参加实践活动爱上写作
    暗香:我文学梦开花的地方
    马元章:《焦作日报》是我的乡愁
    朱帮义:写作让生活更精彩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