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0年专题区 > 创建直播间 与文明同行 > 好人之城 > 正文

2020年专题区

刘志怀:三次援疆 一生情怀
更新时间:2020-8-28 21:06:07    来源:本站原创
   巍巍天山,沙漠胡杨,三次援疆,一生情怀。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边疆,近10年来,刘志怀分别作为河南理工大学第七批、第八批、第九批援疆干部担任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先后参加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创建了哈密第一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哈密第一个产业研究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赢得上级单位和受援地充分肯定,被哈密市、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等单位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5年,他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最美新疆人之最美援疆干部”称号,3次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国19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被记功2次,被中组部授予“2017年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先进个人”,被河南省评为“2017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第七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2017年,刘志怀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2020年5月,刘志怀调任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恰如他的微信名“在路上”,对刘志怀来说,新疆是他一生的情怀,援疆工作一直在路上。

  呕心沥血

  创建哈密第一所高等院校

  7月29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连线采访刘志怀时,他正在新疆师范大学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刘志怀告诉记者,7月20日,他来到新疆师范大学驻校,担任该校疫情防控督导组组长。

  “多年援疆,让我对这里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情感,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扎根边疆、服务边疆,是我一生的情怀和追求。”刘志怀说,2020年5月,刘志怀调任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时,他的内心充满信心和力量。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2010年年底,刘志怀从怀川大地一路西行来到美丽的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初到哈密,刘志怀就为自己划定了这一工作“红线”——在援疆工作中绝不能碌碌无为。

  作为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唯一一位连续3次援疆、在疆工作达9年的资深援疆干部,9年里,刘志怀先后参与了国家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能源产业研究院筹建等工作。

  2011年,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进行国家及自治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刘志怀主动请缨,主持其中的关键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他既要制订方案又要组织实施,前后共编制12本设计方案、12本招标文件,加上实施方案,有50多万字。多少个日日夜夜,刘志怀伏案工作,累了就和衣而眠,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

  哈密地区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学院专业设置和实训室设计、带领学院教师赴河南学习……刘志怀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即使学校放假,他也坚守岗位,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学校的发展,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成功的路。

  梦想之花在汗水浇灌中惊艳绽放。

  在刘志怀的努力下,一所性能优良、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数字化校园建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14年6月,作为中职学校的哈密职业技术学校顺利升级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成长发展的见证者、缔造者,刘志怀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开拓创新

  受援学校建设全面开花结果

  “援疆干部要成为豫哈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刘志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到哈密职业技术学校时,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5名,他鼓励年轻教师攻读河南理工大学在职硕士学位。据统计,河南理工大学先后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紧缺专业教师23名、工程硕士15名,引进硕士和博士学历教师60余名。通过言传身教,带动该院信息网络中心4名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并和学院援疆教师组建了10个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为学校留下了过硬的教师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

  为增强师资力量,刘志怀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8名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他还要求学院的所有援疆干部都要通过教课、示范、实操,把自己的技术、理念传授给当地教师。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填补哈密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却没有能源研究机构的空白,进一步推动哈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在刘志怀的努力和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2014年5月,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作为新疆第一个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已成功完成自治区和哈密市多项科研项目,有1项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为新疆哈密能源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服务,开展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依托研究院,还成功申报了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基地和自治区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筹建院士工作站。

  刘志怀积极支持受援学校专业建设,帮助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提高学院办学层次。2018年,协调河南对口支援高校资源,支持学院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完成了与疆内本科高校联合开展护理学专业“3+2”、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4+0”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工作。

  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刘志怀积极带领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协调河南后方学校以及援疆教师为参赛师生进行赛前辅导。几年来,学院师生在全国和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无悔援疆

  天山脚下播撒真情大爱

  2016年年底,刘志怀圆满完成第二次援疆任务时,家人本以为他能彻底回家工作了。没想到,他又一次报了名。“实在是放不下研究院那个项目,总体规划、图纸设计、建筑选址、用地审批、项目科研等工作,都是我和援疆队友们与相关单位、部门积极协商完成的,在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不能不在啊!”刘志怀说。

  “哈密有我割舍不下的事业。学校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处于起步阶段,能源产业研究院正在建设中……就像养育了一个孩子,他羽翼未丰,我怎舍得离开。”回忆起3次援疆的始末,刘志怀满怀深情地说。

  援疆9年多来,刘志怀还积极与少数民族同胞开展交流交融交往。他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后与5名少数民族“结亲”;参加“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与25名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交友。

  刘志怀在第三次援疆时认识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麦丽凯姆·麦提吐尔荪,并和她结成了亲戚。在日常的交流和走动中,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他两次到南疆于田县麦里凯姆的老家走访慰问,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并请其到河南自己家中走亲戚,彼此缔结了父女深情,演绎了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9年来,哈密的菁菁校园、茫茫戈壁、盈盈绿洲、巍巍山峦,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

  无悔援疆路,天山留真情。

  像一棵深深扎根于戈壁滩上的胡杨树,刘志怀还将继续扎根在这片他深深爱着的土地,践行家国情怀,诠释奉献大爱……(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陈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刘志怀:三次援疆 一生情怀
    2020-8-28 21:06:07    来源:本站原创
       巍巍天山,沙漠胡杨,三次援疆,一生情怀。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边疆,近10年来,刘志怀分别作为河南理工大学第七批、第八批、第九批援疆干部担任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先后参加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创建了哈密第一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哈密第一个产业研究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赢得上级单位和受援地充分肯定,被哈密市、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等单位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5年,他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最美新疆人之最美援疆干部”称号,3次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国19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被记功2次,被中组部授予“2017年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先进个人”,被河南省评为“2017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第七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2017年,刘志怀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2020年5月,刘志怀调任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恰如他的微信名“在路上”,对刘志怀来说,新疆是他一生的情怀,援疆工作一直在路上。

      呕心沥血

      创建哈密第一所高等院校

      7月29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连线采访刘志怀时,他正在新疆师范大学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刘志怀告诉记者,7月20日,他来到新疆师范大学驻校,担任该校疫情防控督导组组长。

      “多年援疆,让我对这里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情感,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扎根边疆、服务边疆,是我一生的情怀和追求。”刘志怀说,2020年5月,刘志怀调任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时,他的内心充满信心和力量。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2010年年底,刘志怀从怀川大地一路西行来到美丽的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初到哈密,刘志怀就为自己划定了这一工作“红线”——在援疆工作中绝不能碌碌无为。

      作为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唯一一位连续3次援疆、在疆工作达9年的资深援疆干部,9年里,刘志怀先后参与了国家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能源产业研究院筹建等工作。

      2011年,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进行国家及自治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刘志怀主动请缨,主持其中的关键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他既要制订方案又要组织实施,前后共编制12本设计方案、12本招标文件,加上实施方案,有50多万字。多少个日日夜夜,刘志怀伏案工作,累了就和衣而眠,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

      哈密地区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学院专业设置和实训室设计、带领学院教师赴河南学习……刘志怀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即使学校放假,他也坚守岗位,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学校的发展,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成功的路。

      梦想之花在汗水浇灌中惊艳绽放。

      在刘志怀的努力下,一所性能优良、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数字化校园建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14年6月,作为中职学校的哈密职业技术学校顺利升级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成长发展的见证者、缔造者,刘志怀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开拓创新

      受援学校建设全面开花结果

      “援疆干部要成为豫哈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刘志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到哈密职业技术学校时,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5名,他鼓励年轻教师攻读河南理工大学在职硕士学位。据统计,河南理工大学先后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紧缺专业教师23名、工程硕士15名,引进硕士和博士学历教师60余名。通过言传身教,带动该院信息网络中心4名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并和学院援疆教师组建了10个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为学校留下了过硬的教师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

      为增强师资力量,刘志怀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8名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他还要求学院的所有援疆干部都要通过教课、示范、实操,把自己的技术、理念传授给当地教师。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填补哈密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却没有能源研究机构的空白,进一步推动哈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在刘志怀的努力和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2014年5月,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作为新疆第一个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已成功完成自治区和哈密市多项科研项目,有1项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为新疆哈密能源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服务,开展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依托研究院,还成功申报了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基地和自治区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筹建院士工作站。

      刘志怀积极支持受援学校专业建设,帮助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提高学院办学层次。2018年,协调河南对口支援高校资源,支持学院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完成了与疆内本科高校联合开展护理学专业“3+2”、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4+0”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工作。

      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刘志怀积极带领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协调河南后方学校以及援疆教师为参赛师生进行赛前辅导。几年来,学院师生在全国和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无悔援疆

      天山脚下播撒真情大爱

      2016年年底,刘志怀圆满完成第二次援疆任务时,家人本以为他能彻底回家工作了。没想到,他又一次报了名。“实在是放不下研究院那个项目,总体规划、图纸设计、建筑选址、用地审批、项目科研等工作,都是我和援疆队友们与相关单位、部门积极协商完成的,在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不能不在啊!”刘志怀说。

      “哈密有我割舍不下的事业。学校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处于起步阶段,能源产业研究院正在建设中……就像养育了一个孩子,他羽翼未丰,我怎舍得离开。”回忆起3次援疆的始末,刘志怀满怀深情地说。

      援疆9年多来,刘志怀还积极与少数民族同胞开展交流交融交往。他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后与5名少数民族“结亲”;参加“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与25名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交友。

      刘志怀在第三次援疆时认识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麦丽凯姆·麦提吐尔荪,并和她结成了亲戚。在日常的交流和走动中,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他两次到南疆于田县麦里凯姆的老家走访慰问,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并请其到河南自己家中走亲戚,彼此缔结了父女深情,演绎了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9年来,哈密的菁菁校园、茫茫戈壁、盈盈绿洲、巍巍山峦,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

      无悔援疆路,天山留真情。

      像一棵深深扎根于戈壁滩上的胡杨树,刘志怀还将继续扎根在这片他深深爱着的土地,践行家国情怀,诠释奉献大爱……(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陈东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