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0年专题区 > 太极拳专题 > 话说太极拳 > 正文

2020年专题区

话说太极拳 (第十二回)
赵堡太极拳
更新时间:2021-1-13 10:09:46    来源:焦作日报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由太极拳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陈清平创编,也称陈式太极拳赵堡架,俗称“街架”。

  陈清平,生于1795年,逝于1868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五世,居住在陈家沟北赵堡街村。自幼随陈有本习练太极拳小架,青年时成名家,深得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的嘉许。陈清平精通太极拳,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其师改进原来套路的基础上再行改进,改为小巧紧凑的拳架,形成与师陈有本不同的太极拳小架套路。后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馆授徒,人们为了区别陈清平与其师陈有本的拳架,称其师小架为“略”,称其小架为“圈”。陈清平教授的太极拳与陈家沟所传太极拳在架形上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因其于赵堡镇广教门徒,著称于世,后人称为赵堡太极拳或太极拳赵堡架。赵堡太极拳注重开合与轻灵,陈家沟拳架注重沉稳与缠丝。赵堡太极拳在漫长的100多年里,枝繁叶茂,名手辈出,主要分布在赵堡镇、南张羌镇与北冷乡。

  陈清平在太极拳艺上“不独技胜,且以理胜”,有“文武秀才”的美誉,推手功夫很是了得,动作小,不露形,发放不为人觉察,已达出神入化之境。陈清平家境富有,终日除经商、习练拳械外,利用闲暇向村里青少年传授太极拳。天长日久,学艺者众多,遂在镇里开办武馆,正式授徒,赵堡镇一带皆其所传。

  陈清平在传拳时不仅注重拳架的传承,在拳理发展方面尤有创新,因此大大推动了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陈清平德高望重,思想开明,不保守,不墨守成规,授拳因人施教,多有所成。因当时处在义和团时期,陈清平改变了拳不出村的制度,为太极拳发扬光大作出了努力,建立了因人施教的方法,传授多人。

  在从学于陈清平的弟子当中,有和兆元、牛发虎、张汉、李景炎、任长春、陈景阳、李作智、武禹襄、王赐信等著名弟子,对太极拳的发展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赵堡镇人和兆元所创“代理架”,又称“赵堡快架”,即和式太极拳;赵堡镇陈新庄村人李景炎所创“忽雷架”,又称“圪颤架”即忽雷太极拳;南张羌镇南张羌村人李作智所创“杈架”,又称“矮桩架”即腾挪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创武式太极拳;北冷乡北冷村人王赐信创“圪颤拳”即忽灵太极拳;赵堡镇西辛庄村人任长春创领落架;赵堡镇赵堡村人牛发虎在虎牢关大战捻军,一战成名,其封诰至今保存在后人手中。武式太极拳的再传弟子孙禄堂还创编出了孙式太极拳。陈清平为太极拳的传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清平亲传赵堡镇弟子和兆元(1810~1890年)在研习过程中,精研《易经》《中庸》之理,多相参悟,苦心修习,增补不足,删其烦琐,融老、庄、医理于拳架中,在不失传统的同时将拳架修定为具有中正松柔、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等要领,集拳架、推手、散手于一体的新架,后经由陈清平首肯并冠名以与原传的太极拳赵堡架相区别,这就是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在和式太极拳的传承中,经由和兆元传和敬之,和敬之传和庆喜,和庆喜传郑伯英与郑悟清,之后形成当今流传于西安的另外两种赵堡太极拳架。其中,郑悟清所传被称为赵堡代理架太极拳,又称“承架”,共75式,其意为引进宋明理学,符合天理,其架势小巧紧凑,架高灵活;郑伯英所传称为赵堡腾落架太极拳,共108式,其意为拳架起伏腾落,舒展大方,门人弟子众多且远播海外。

  陈清平不唯艺高德重,还仁爱有加,曾义助其徒李景炎。李景炎居住地与赵堡镇相距不远,他慕名前来求教。教拳之余,陈清平发现李景炎因家贫生活困苦,便给予周济。李景炎深为感动,发愤学拳,终有所成。陈清平又介绍他去益丰大户赵家做护院,以解决生计。清末,李景炎以保镖为业,因功夫高强而威震山东、河南,有“铁胳膊李盾”之称。李景炎在陈清平师传拳学基础上,参研清代《灵台仪像志》之理,集内外家于一体,创立了上功快、技术强的太极拳“忽雷架”,今已远播台湾及海外。

  任长春,生于1835年,逝于1906年,温县赵堡镇西新庄人,陈清平的弟子。青年时代(约1855~1871年)曾跟随清武节将军陈家沟陈仲甡(1809~1871年)学习陈式太极拳,直至陈仲甡去世,长达15年之久。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话说太极拳 (第十二回)
    赵堡太极拳
    2021-1-13 10:09:46    来源:焦作日报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由太极拳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陈清平创编,也称陈式太极拳赵堡架,俗称“街架”。

      陈清平,生于1795年,逝于1868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五世,居住在陈家沟北赵堡街村。自幼随陈有本习练太极拳小架,青年时成名家,深得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的嘉许。陈清平精通太极拳,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其师改进原来套路的基础上再行改进,改为小巧紧凑的拳架,形成与师陈有本不同的太极拳小架套路。后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馆授徒,人们为了区别陈清平与其师陈有本的拳架,称其师小架为“略”,称其小架为“圈”。陈清平教授的太极拳与陈家沟所传太极拳在架形上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因其于赵堡镇广教门徒,著称于世,后人称为赵堡太极拳或太极拳赵堡架。赵堡太极拳注重开合与轻灵,陈家沟拳架注重沉稳与缠丝。赵堡太极拳在漫长的100多年里,枝繁叶茂,名手辈出,主要分布在赵堡镇、南张羌镇与北冷乡。

      陈清平在太极拳艺上“不独技胜,且以理胜”,有“文武秀才”的美誉,推手功夫很是了得,动作小,不露形,发放不为人觉察,已达出神入化之境。陈清平家境富有,终日除经商、习练拳械外,利用闲暇向村里青少年传授太极拳。天长日久,学艺者众多,遂在镇里开办武馆,正式授徒,赵堡镇一带皆其所传。

      陈清平在传拳时不仅注重拳架的传承,在拳理发展方面尤有创新,因此大大推动了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陈清平德高望重,思想开明,不保守,不墨守成规,授拳因人施教,多有所成。因当时处在义和团时期,陈清平改变了拳不出村的制度,为太极拳发扬光大作出了努力,建立了因人施教的方法,传授多人。

      在从学于陈清平的弟子当中,有和兆元、牛发虎、张汉、李景炎、任长春、陈景阳、李作智、武禹襄、王赐信等著名弟子,对太极拳的发展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赵堡镇人和兆元所创“代理架”,又称“赵堡快架”,即和式太极拳;赵堡镇陈新庄村人李景炎所创“忽雷架”,又称“圪颤架”即忽雷太极拳;南张羌镇南张羌村人李作智所创“杈架”,又称“矮桩架”即腾挪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创武式太极拳;北冷乡北冷村人王赐信创“圪颤拳”即忽灵太极拳;赵堡镇西辛庄村人任长春创领落架;赵堡镇赵堡村人牛发虎在虎牢关大战捻军,一战成名,其封诰至今保存在后人手中。武式太极拳的再传弟子孙禄堂还创编出了孙式太极拳。陈清平为太极拳的传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清平亲传赵堡镇弟子和兆元(1810~1890年)在研习过程中,精研《易经》《中庸》之理,多相参悟,苦心修习,增补不足,删其烦琐,融老、庄、医理于拳架中,在不失传统的同时将拳架修定为具有中正松柔、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等要领,集拳架、推手、散手于一体的新架,后经由陈清平首肯并冠名以与原传的太极拳赵堡架相区别,这就是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在和式太极拳的传承中,经由和兆元传和敬之,和敬之传和庆喜,和庆喜传郑伯英与郑悟清,之后形成当今流传于西安的另外两种赵堡太极拳架。其中,郑悟清所传被称为赵堡代理架太极拳,又称“承架”,共75式,其意为引进宋明理学,符合天理,其架势小巧紧凑,架高灵活;郑伯英所传称为赵堡腾落架太极拳,共108式,其意为拳架起伏腾落,舒展大方,门人弟子众多且远播海外。

      陈清平不唯艺高德重,还仁爱有加,曾义助其徒李景炎。李景炎居住地与赵堡镇相距不远,他慕名前来求教。教拳之余,陈清平发现李景炎因家贫生活困苦,便给予周济。李景炎深为感动,发愤学拳,终有所成。陈清平又介绍他去益丰大户赵家做护院,以解决生计。清末,李景炎以保镖为业,因功夫高强而威震山东、河南,有“铁胳膊李盾”之称。李景炎在陈清平师传拳学基础上,参研清代《灵台仪像志》之理,集内外家于一体,创立了上功快、技术强的太极拳“忽雷架”,今已远播台湾及海外。

      任长春,生于1835年,逝于1906年,温县赵堡镇西新庄人,陈清平的弟子。青年时代(约1855~1871年)曾跟随清武节将军陈家沟陈仲甡(1809~1871年)学习陈式太极拳,直至陈仲甡去世,长达15年之久。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