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山水巨变瞰焦作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在晋江人看来,“晋江精神”背后的精神密码之一是——
拼来经济发达 不忘家风家训

更新时间:2020-6-19 10:36:15    来源:焦作日报
  据相关调查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离婚率也相对越高。然而,经济发达的晋江却像一个世外桃源,离婚率非常低。当地人说,民风淳朴是根本原因,这也是“晋江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

  记者在去晋江市区采访的路上,的哥吴师傅无意间聊起了一部2017年拍摄的电影《海角有个五店市》。电影以当地民国时期真实故事为原型,说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丁师傅用带着骄傲的口气说:“我们这里都很重视家庭、婚姻,很少有动不动就离婚的。”

   无独有偶。晋江市委党校的工作人员林老师也在无意间聊起了婚姻话题:“我老家是福州的,来晋江后,基本上没听到过身边人有离婚的,要是夫妻俩整天为家庭矛盾斗来斗去,我们晋江人哪有心思干事业?”

    “论德论功论爵,尊尊亲亲,千年公道如见;自唐自宋至今,子子孙孙,一脉忠厚永存。”晋江市著名的蔡氏家庙里,有这样一副对联。

    从古至今,晋江人就看重品德修养和伦理观念。

  不少晋江人告诉记者,闽南有句俗语叫“花美靠颜色,人美靠品德”,品德中最重要的是“忠孝廉洁”。

   新时代,晋江人在传承、创新淳朴乡风的路上同样不遗余力。据介绍,晋江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近年来十分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把人作为城镇化和文明建设的核心,既推动城市文明“城风乡渐”,又鼓励乡村文明“求同存异”,倡树文明乡风,成为全省典型。

    继承传统家风上,晋江市兴建了晋江家风家训馆,收集晋江各地诸多家族祠堂里的家训文字,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示,以传达晋江人传统的家庭观、社会观和文化观,使更多人感受经典家训的文化滋养,让更多家庭传承淳朴向善的优良家风。记者在该馆了解到,这里有“修齐治平”木匾,有以古代良母教子故事为原型的雕塑,还有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家训内容,以光大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018年,晋江还设立家风书场,引进文艺志愿服务,定位为主题性、公益性、常态性的家训家风教育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多姓氏聚居的村落里,和睦相处、荣辱与共、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民风民俗依然在陶冶着新一代村民的精神。

  在崇德尚行树新风上,晋江突出爱桑梓敬乡贤、同乡井共守望、尊法律守规矩和学雷锋讲奉献四个主题,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公益文化、规则文化和志愿文化。以群众身边的好人、能人、带头人为“新乡贤”,广立“善行义举榜”,表彰“美丽晋江人”,将其事迹纳入乡土教育,引导群众恭敬桑梓、见贤思齐。

  “心常坦荡,求真积学明仁义;气贵平和,履善思贤教子孙……”“传家读与耕,兴家俭与勤;休做过分之事,休侵公有之财……”在晋江人熟悉的家风家训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可爱、和谐、美丽的晋江。

特派记者 赵改玲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