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山水巨变瞰焦作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让红色文化“塑形”焦作革命老区
更新时间:2019-8-6 9:09:42    来源:焦作日报

  对近阶段十二会村的提升改造工作,“草帽教授”陈兴义现场给出了指导建议。

记者 王玮萱 摄

  因为八一建军节的到来,再次掀开了我们浓厚的红色记忆。

  8月2日,八一建军节刚过,记者跟随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草帽教授”陈兴义走进了“焦作西柏坡”——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

  十二会村海拔700余米,深处太行山腹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党政军机关曾驻扎于此。村内现存太行区第四专区旧址、焦作市委、市政府旧址、沁博县委第三公所旧址、焦作市公安局旧址、新华公司旧址等遗迹,这里曾是享誉太行山的红色据点。

  走访十二会村,记者并非首次。几年前,十二会村留给记者的印象是这样的:屋舍破烂,道路受阻,村内人迹难寻,红色革命遗迹无人问津,杂草丛生,就连村委会的办公场所也是落魄不堪。

  而如今的十二会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记者与陈兴义、十二会村负责人连红利行走在村内,发现红色革命遗迹在这里被越擦越靓,这里已初步具备了红色旅游的接待条件。由于山村环境大变样,村中央一棵1500年树龄的大槐树更显葱茏高大。在这里,记者甚至还看到了一些由石头、瓦缸、瓷碗组合而成的小品景观。很显然,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发生了变化。

  听到大家称赞十二会村的变化,连红利更是喜上眉梢。他说,从今年6月20日至今,十二会村已接待红色旅游客人3万余人。3万余人!这是连红利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此时,一旁的陈兴义鼓励他:“只要把好红色文化脉搏,这个数字还会翻几番。”

  2018年,陈兴义带领团队来到十二会村,深挖十二会村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改变十二会村面貌,助力红色老区脱贫致富。

  期间,一件小事令他记忆深刻。为了改变山村面貌,村内8名老党员组成突击队,不怕辛苦、带头劳动,有的还主动拆了自家的房子。这8名老党员中年龄最大的有78岁,最小的也有56岁了。看到这一幕,陈兴义感慨万千,他说:“十二会村有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干部、群众又有良好的红色文化基因,何愁不能脱贫致富?”

  很快,他便带领团队专门为十二会村编制了一套规划方案。规划中,他们希望在十二会村实现“旅游+红色教育+康养+乡情”的产业体系。村内保留原有建筑风貌,提升改造一批红色历史文化馆、村志文化馆,利用新概念“红色长廊”,将老区生活、生态农业、文化娱乐等系列文化产业项目串联连来。

  在陈兴义团队的直接指导下,原本固守山村的十二会村干部群众在理念上、行动上都发生了转变。陈兴义告诉记者:“我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厚,但仅有资源不行,需要项目引领、带动,化资源为资产,切实帮助老区人民。”

  那么,焦作红色文化资源到底有多丰厚,又是否值得我们深度挖掘呢?

  焦作,是太行山一带革命烽火的主要策源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922年,焦作就有了党的活动。1923年,焦作有了第一批工人党员。1925年7月,焦作建立了第一个地方党组织。1927年至1932年,武陟、修武、温县、博爱、孟县、沁阳等地都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英烈在焦作大地谱写了一首首壮丽史诗,留下了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目前,我市六个县(市)全部被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为革命老区,全市58个乡镇中有52个红色老区。

  焦作红色文化资源亮点频闪。以我市革命老区事迹为创作源头而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早已家喻户晓。以“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英雄事迹为史料创作的电影《刻在石磨上的丰碑》,又斩获了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大获好评。“太行八英”“太行人民的儿子——九纵”等一批“英雄团队”,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红色太行山上。

  资源丰富,焦作红色文化产业可圈可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5年,陈兴义发起组织了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服务团队。近4年来,这个团队多方考察焦作红色文化资源,并为十二会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寨卜昌村拿出了优质的规划方案。

  为此,陈兴义还总结了“十二条路径”,分别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红色文化基因、串成红色文化红线、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规划红色文化基地、形成红色文化走廊、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开发红色文化产品、形成红色文化产业、沿着红色文化红线,结合党建工作主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产业发展才是文化传承最有力的助推器,我们深信不疑。

  站在十二会村提升改造后的大水窖前,陈兴义希望连红利在这里尽快建一个大型的入党宣誓墙,以便尽快启动“不忘初心,牢记始命”主题教育日活动。连红利则向陈兴义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村内实施生态采摘园建设计划。

  百花齐放才能满园春光!手端红色文化“金饭碗“,焦作值得让红色文化深度“塑形”焦作革命老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幅红色风光漫太行的别样景观。

记者 王玮萱 实习生 李颖慧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