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出彩焦作·看扶贫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文旅扶贫亮点多 卢氏县“三金带贫模式”引“围观”学习
更新时间:2019-8-12 9:01:24    来源:工人日报

绿树环绕、花木葱茏、流水潺潺......8月9日,“清清卢氏”的诗画美景惊艳了“出彩河南·看扶贫”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

走在卢氏县,时不时能见到三五成群的游客边走边分享游玩的趣事,忙碌一天的村民正享受着闲暇时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文旅+扶贫”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拥有更加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是河南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卢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娟介绍,全县共有贫困村158个,2016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9645户63134人,贫困发生率18.9%,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近年来,卢氏县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牵引,以创建核心景区为抓手,以核心景区为引领,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全力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森林康养和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策划包装多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为精准扶贫开辟了新路子、创建了新业态。

“三金带贫模式”鼓了群众“钱袋子”

“我们通过积极引导支持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摸索出‘三金带贫模式’,还曾吸引来自全国100个县市、团体参观学习。”付娟举例,如豫西百草园景区核心的民俗古村落,原来已是残垣断壁,多年无人居住。经重新修缮一新后,把破旧的小山村变成了民俗村,经营起了美食大院、休闲书屋、老物件展示馆、特色购物商店等,该村原村民每年可从经营收入中得到分红。

从2016年开始,景区就提早与周边几个村签订了长期扶贫用工和土地流转合同,景区内外的2500亩中药花海,均由附近贫困户村民进行种植、维护,每年参与此项工作的村民超过120人。景区建成运营后,村里年纪较大的贫困户,景区聘用为保洁员,负责园区内的日常保洁清理。这样,村民既可以拿到土地流转金,又能在家门口务工挣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土地流转有“租金”、房屋入股有“股金”、参与劳动有“薪金”的“三金带贫模式”。

“我们现在受益于景区太多了,除了在景区打扫卫生一个月1500元的工资,每年还有老房子的分红和流转土地的收入,生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今年52岁的焦小鸥是新坪村的村民,家里的老房子就在景区内,从原来种地靠天吃饭,到如今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焦小鸥感到幸福满满。

发展民宿助力脱贫增收

看厌了钢筋水泥的繁华都市,寻一席身心放松之地,卸下疲倦,听鸟语、赏星月、吹清风......民宿市场逐渐升温。卢氏县通过大力发展民宿,让乡间老居重新焕发活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9年,卢氏县共规划建设民宿项目10个,已建成民宿项目7个,在建项目1个,近期开工2个。“以官道口镇新坪村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其中,县里整合产业扶贫资金3000万元,引进宿联中国进行合作开发。项目运营后,可以直接带动1000人以上就业,带贫效果明显。”付娟说。

除此之外,民宿占用村民的房子,会按人口每年给予一定的回报。可培训带动当地老百姓养鸡、养猪、种菜等,这些产品可以留在民宿自用,也可以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民宿会员单位,形成产业化发展链条,助力脱贫增收。

同时,卢氏县通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扶贫。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了一批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主要乡村旅游公路沿线建设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一系列农旅结合、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自驾露营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吸引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新业态游客。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了文峪乡望家山、豫西百草园、范里镇西庄村生态休闲园等集休闲观光、科普科研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观光园、度假村。在全县发展连翘观光、加工产业,连续多年举办豫西大峡谷连翘花节,全县成立连翘专业合作社80余家,开发出系列连翘茶,带动6000余户2.3万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付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托豫西大峡谷、百草园两个国家4A级景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扶贫”模式及旅游企业的带贫效果,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同时,巩固扩大“三金带贫模式”,保证人民群众持续增收。开发乡村文化表演,提升村民幸福生活,挖掘当地戏曲爱好者表演旱船、秧歌、快板、戏曲等民俗节目,探索文化产业新模式,进一步挖掘豫西婚俗表演等豫西民俗文化,把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展示给游客,让善良淳朴的村民走进富裕美好新时代。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