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文章介绍修武美学经济发展新路子
美学经济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修武实践
更新时间:2021-4-16 8:52:27    来源:焦作日报

  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修武县美学经济总顾问邱晔的文章《美学经济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修武实践》,通篇阐述了修武县近年来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重要论述精神,逐渐找到了破解县域发展关键难题的“金钥匙”,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美学经济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文章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国家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人民也由盼温饱、盼小康转向盼美好生活。县域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单元,也肩负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光荣使命。

  修武县是一个只有27万人口的小县,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科技人才匮乏,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修武有3000多年的历史,不仅有“竹林七贤”、韩愈、武王伐纣、绞胎瓷等散布在乡村的国宝级IP,更有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从这一县情出发,修武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如何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修武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开创了一条美学经济引领下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这种系统性模式可以总结为:以党建美学转变思想,以美学设计重塑资源,以美学产业促进融合发展,以美学之手汇聚发展合力。

  文章说,县域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修武的美学经济实践探索,让修武从过去单一的旅游名县逐渐成长为中国县域美学策源地、中国美学经济策源地、乡村振兴美学路径的先行探索者,以及集乡村艺术、自然教育、社区营造于一体的试验地。有别于依赖科技赋能产业、以工业拉动经济的传统模式,修武的美学经济模式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一,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不断改善三者的协调共进,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修武以美学经济统筹起“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依靠美学经济实践,发生新化合,创生新意义,产生强带动。美学经济引领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模式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县域落实找到了一种系统性的新路径。

  第二,美学经济引领下的县域发展模式意味着“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主体”,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相契合,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一致。“修武路径”正在引领一场“美学思潮”运动,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乡村、城市建设中全面发力,美学可转变为生产力。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重要理念,修武率先提出以美学复兴重铸华夏民族之魂,重建文化自信,美学在修武落地生根。美学经济不仅实实在在推动了修武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为修武重塑了文化风骨,重建了精神脊梁,唤醒了每个修武人内生的动力。    

 (辛文珂)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