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乡村振兴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太极文化凝聚乡村精气神
——看我市如何以太极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19-12-4 9:05:23    来源:焦作日报

  乡村发展得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那么,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今年8月份以来,我市强力实施了“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太极+扶贫”模式,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坚持习练太极拳对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健康具有明显功效。同时,练好太极拳还能够开阔心胸、陶冶情操。”11月15日上午,在孟州市槐树乡古周城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太极拳拳师冉向利向村民讲解太极拳知识。

  当天,我市多名太极拳拳师走进古周城村,为该村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现场指导,并为大家表演了太极刀和太极剑,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市体育局驻该村第一书记范小波说:“习练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做人也是以端正为本。自从在村里普及推广太极拳后,村民有了强烈的健身意识,喝酒打牌的少了,复杂的纠纷没有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了。”

  这是我市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从今年8月份开始,市体育局组织了一支由400多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焦作市“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奔赴全市182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用优秀的太极文化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这400多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要完成四项目标任务:培养乡村太极拳拳师队伍,实现村村都有太极拳拳师;建立乡村太极拳健身指导组织网络,实现村村都有太极拳站点;建设太极拳推广普及示范村,带动全市太极拳进农村工作广泛开展;举办“太极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水平。

  “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萍说,焦作是太极拳发源地,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找准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让太极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他们的生产生活,进一步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风险,保障持续脱贫,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文化自信和健康支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日记者在温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赴基层农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在每个行政村挑选1名至2名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精心培训,培训合格作为村级太极拳健身辅导站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11月30日,温县262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培训,实现了村村都有太极拳站点、村村都有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

  “我们街道管辖的36个村,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培训任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文化专干金红玲对记者说,派遣到文昌街道共有10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由于白天农民务农打工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去给村民辅导太极拳,街道办事处则负责督促各村委会提供场地、照明和饮用水等,示范区、街道、村委会、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乡村振兴正当时。为保证工作取得实效,今后,我市还将举办各级农民太极拳展示交流大赛、100个太极拳推广普及示范村评选等丰富多样的太极拳活动。肖萍表示,“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将持续深入进行下去,发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习练太极拳的队伍,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水平,让习练太极拳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金钥匙’,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记者 孙 军)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