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学习实践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赓续精神血脉 激发奋进力量
□张瑞生
更新时间:2022-6-10 10:06:26    来源:焦作日报

  人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它是一种思想信仰、品格修养、道德理念、人生态度、气概情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只有伟大的精神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一直走到今天,一百年来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把一个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影响巨大的新中国,为了初心,勇担使命,怀揣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奔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第一批精神谱系中有46种,它们源起于伟大建党精神,产生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回顾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将我们党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用八个字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也是每个时期伟大奋斗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赢得独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力量奠基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探索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力量开创新局,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重温领袖教导,增添奋进的力量。历届党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力量。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保持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是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成功的大问题。”他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坚忍不拔、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重温党的领袖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精神力量的精辟论述,总能使人热血沸腾、力量倍增。
  展望复兴未来,更需要前行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精神力量走到了今天,创造了辉煌,还必须依靠精神力量走向明天,赢得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着“四大危险”,其中精神懈怠是首要的最根本的危险。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学习历史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他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疫情影响交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困难之多、风险挑战之大前所未有,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还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难免遇到许多需要付出艰辛和代价方能战胜和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必须保持赶考心态,必须有足够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忧患意识、坚韧的历史耐心、一往无前的力量,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赓续精神血脉 激发奋进力量
□张瑞生
2022-6-10 10:06:26    来源:焦作日报

  人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它是一种思想信仰、品格修养、道德理念、人生态度、气概情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只有伟大的精神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一直走到今天,一百年来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把一个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影响巨大的新中国,为了初心,勇担使命,怀揣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奔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第一批精神谱系中有46种,它们源起于伟大建党精神,产生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回顾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将我们党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用八个字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也是每个时期伟大奋斗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赢得独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力量奠基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探索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力量开创新局,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重温领袖教导,增添奋进的力量。历届党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力量。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保持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是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成功的大问题。”他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坚忍不拔、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重温党的领袖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精神力量的精辟论述,总能使人热血沸腾、力量倍增。
  展望复兴未来,更需要前行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精神力量走到了今天,创造了辉煌,还必须依靠精神力量走向明天,赢得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着“四大危险”,其中精神懈怠是首要的最根本的危险。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学习历史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他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疫情影响交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困难之多、风险挑战之大前所未有,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还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难免遇到许多需要付出艰辛和代价方能战胜和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必须保持赶考心态,必须有足够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忧患意识、坚韧的历史耐心、一往无前的力量,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刘佳 
 
相关信息:
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调研
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遇见“可爱的中国”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见效
从三个维度看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