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视频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网络媒体走转改】让怀梆留住乡愁
——走近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怀梆剧团
更新时间:2018-1-25 9:13:00    来源:焦作日报
  “传承传统文化,怀梆当有作为。我们村的怀梆剧团为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了应有作用,但目前面临生存困境,希望在有识之士的帮助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近日,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党支部书记姬四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怀梆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因其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世人也称其为怀调、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起源于明末,在清朝至民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种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怀梆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姬四清介绍,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长岭村是“怀梆之乡”,怀梆文化在长岭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朝。长岭村曾经有引以为豪的怀梆艺术团队——长岭村怀梆剧团。这个被业界誉为“太行第一怀梆剧团”的长岭村怀梆剧团也是焦作市有名气的民间剧团。长岭村许多村民都是剧团演员,在他们中间,今年78岁的村民姬文印就是唱怀梆戏的好手。姬文印说,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长辈学唱怀梆,上世纪60年代,他经常随长岭村怀梆剧团到大山外唱戏,有时大半年都在村外“赶场”。

  回忆起过去的光景,姬文印禁不住感慨万千,对往昔岁月十分怀念。那时,每年夏季的夜晚,繁星闪烁,经过一天耕作,劳累的村民都习惯拿着小凳子聚集到村里石屋旁听怀梆,粗犷、豪迈的怀梆唱腔响彻山谷,情到深处,大家还会尽情地跟着哼唱,一直到深夜还有人意犹未尽,不愿回家睡觉。然而可惜的是,现在的长岭村怀梆剧团陷入了生存困境。由于长岭村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2000年前后,很多村民都搬到了山下居住。从上世纪80年代村里50多户340多口人到如今的几十口人,且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时光让长岭村风光不再。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没有人愿意留在村里学唱怀梆戏。可以说,现在支撑怀梆剧团的全都是老年人,剧团发展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岭村人希望这个古老艺术焕发新的活力,为村里的旅游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此,长岭村怀梆剧团打算以举办怀梆戏曲节、怀梆大赛为平台,发掘怀梆苗子,传承怀梆文化,助推乡村发展。但是,举办上述活动剧团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比如,目前剧团的演出服已经使用了数十年,早已破旧不堪,急需置办新的演出服。此外,剧团要在村里搭建一个演出舞台,现有3万元资金缺口。传承怀梆文化,不仅需要专业剧团,也需要热爱传统文化的爱心人士资助,这样才能使怀梆唱腔再次响彻太行山。

  网友“兰草”: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匹配。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怀梆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绝不该被世人遗忘。怀梆,是亟须世人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保护好民族文化,让人们通过怀梆艺术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

  网友“渴望”:中国拥有历史悠久、极具多样性的乡村文明,怀梆艺术作为其中的文化元素之一,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网友“春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我们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在实现一系列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怀梆艺术可助一臂之力。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