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美了乡村,富了老乡——宁乡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纪实
更新时间:2016-7-15 11:01:43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背靠省会长沙的大市场、70%的农村人口……面对这一个个关键词,怎样才能让它们产生化学反应,实现居民小康、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的多赢? 

  湖南宁乡给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答案。在“实力园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三大建设实践中,宁乡突出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乡风民风淳化,广大干群出钱出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各个角落开花结果,绚烂多姿。

  丰收湾迎来大丰收

  丰收湾是宁乡县回龙铺镇的一个合并村。一年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两旁茅草丛生,村里猪场鸡棚杂乱无章,污水遍地流,臭味迎风飘,村民生活质量不高。当地老百姓自嘲:丰收湾,丰收难! 

  如今,再踏入丰收湾,生肖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的稻草人,夹道欢迎四方来客;青山绿水环抱、柳岸沙滩点缀,好一幅“如画家园寄乡愁”的景致。 

  丰收湾何以大转身? 

  这得益于丰收湾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下功夫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方式。为保证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村里党员群众自发组织起“景区管委会”,只投劳、不计酬地巡查卫生、维持交通秩序,还积极筹备露营基地、烧烤野炊、亲水沙滩等产业。 

  像“丰收湾”一样充满活力的希望田野,在宁乡不是独一份。大屯营镇的石家湾村、花明楼镇的金元村、东湖塘镇的牛山村、枫木桥乡的新风村、大成桥镇的永盛村、双凫铺镇的余新村……就像挥舞了一根魔法棒,“一乡镇一特色”“一村落一景致”的宁乡美丽乡村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成了吸引力

  今年“五一”假期,一拨拨来自省会长沙和宁乡周边城市的游客让宁乡县沩山人累并快乐着。“每天都有万名以上游客来沩山参观,我们推出的体验采茶文化和游青羊湖、品沩山毛尖活动,受到不少游客欢迎。”沩山乡乡长段志斌兴奋不已。 

  沩山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之前却一直处于“山高路远坑深”的交通闭塞状态,省级扶贫村有3个。 

  近年来,沩山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慢慢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依托亚洲最高千手观音、千年禅宗密印寺以及沩山毛尖等独特旅游生态资源,把游客吸引到沩山,找到从单纯卖茶叶到茶旅结合卖生态环境和风景的新路径,生态和风景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来源。 

  去年,沩山旅游人数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全乡旅游从业人员6933人,人均增收3656元,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596人,占贫困人口的37%。 

  宁乡县旅游局局长胡宇介绍,在升级沩山、灰汤、花明楼“三经典”的同时,宁乡将要释放“六梦想”(炭河古城、道林古镇、神勇湘军、香山风情、创意煤城、玉潭老街),加上已经成熟的关山古镇,十个枢点相连构建宁乡全域景区的骨架。

  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环境好了,游客来了,当地老百姓也有机会大显身手、幸福创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宁乡农民脱贫致富之门。 

  “环境卫生搞好之后,游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跟着上去。今年‘五一’长假,我的‘财园’农家宾馆毛收入超过2万元!”大成桥镇永盛村村民刘小平今年51岁,夫妇俩在村上的湘都生态农庄里打工,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他们把自家的两层楼房装修成农家宾馆,十几间房一到周末就基本住满。 

  截至今年4月,宁乡县乡村旅游区点的接待设施已有400余家,其中创评的乡村旅游区(点)5星级7家、4星级2家、3星级14家、2星级5家。 

  据统计,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过100亿元,已为5.4万农民提供乡村旅游产业的就业创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口约35万人。以2015年为例,宁乡县仅乡村旅游一项,就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接待量的12.81%;乡村旅游产业为全县农村人均增收达1131.5元。 

  从大公园到大花园、大观园,美丽宁乡建设驶入快车道。未来几年,宁乡将继续发力美丽乡村旅游,在为游客打造满意目的地的同时,带领当地百姓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美了乡村,富了老乡——宁乡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纪实
2016-7-15 11:01:43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背靠省会长沙的大市场、70%的农村人口……面对这一个个关键词,怎样才能让它们产生化学反应,实现居民小康、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的多赢? 

  湖南宁乡给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答案。在“实力园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三大建设实践中,宁乡突出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乡风民风淳化,广大干群出钱出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各个角落开花结果,绚烂多姿。

  丰收湾迎来大丰收

  丰收湾是宁乡县回龙铺镇的一个合并村。一年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两旁茅草丛生,村里猪场鸡棚杂乱无章,污水遍地流,臭味迎风飘,村民生活质量不高。当地老百姓自嘲:丰收湾,丰收难! 

  如今,再踏入丰收湾,生肖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的稻草人,夹道欢迎四方来客;青山绿水环抱、柳岸沙滩点缀,好一幅“如画家园寄乡愁”的景致。 

  丰收湾何以大转身? 

  这得益于丰收湾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下功夫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方式。为保证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村里党员群众自发组织起“景区管委会”,只投劳、不计酬地巡查卫生、维持交通秩序,还积极筹备露营基地、烧烤野炊、亲水沙滩等产业。 

  像“丰收湾”一样充满活力的希望田野,在宁乡不是独一份。大屯营镇的石家湾村、花明楼镇的金元村、东湖塘镇的牛山村、枫木桥乡的新风村、大成桥镇的永盛村、双凫铺镇的余新村……就像挥舞了一根魔法棒,“一乡镇一特色”“一村落一景致”的宁乡美丽乡村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成了吸引力

  今年“五一”假期,一拨拨来自省会长沙和宁乡周边城市的游客让宁乡县沩山人累并快乐着。“每天都有万名以上游客来沩山参观,我们推出的体验采茶文化和游青羊湖、品沩山毛尖活动,受到不少游客欢迎。”沩山乡乡长段志斌兴奋不已。 

  沩山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之前却一直处于“山高路远坑深”的交通闭塞状态,省级扶贫村有3个。 

  近年来,沩山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慢慢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依托亚洲最高千手观音、千年禅宗密印寺以及沩山毛尖等独特旅游生态资源,把游客吸引到沩山,找到从单纯卖茶叶到茶旅结合卖生态环境和风景的新路径,生态和风景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来源。 

  去年,沩山旅游人数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全乡旅游从业人员6933人,人均增收3656元,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596人,占贫困人口的37%。 

  宁乡县旅游局局长胡宇介绍,在升级沩山、灰汤、花明楼“三经典”的同时,宁乡将要释放“六梦想”(炭河古城、道林古镇、神勇湘军、香山风情、创意煤城、玉潭老街),加上已经成熟的关山古镇,十个枢点相连构建宁乡全域景区的骨架。

  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环境好了,游客来了,当地老百姓也有机会大显身手、幸福创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宁乡农民脱贫致富之门。 

  “环境卫生搞好之后,游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跟着上去。今年‘五一’长假,我的‘财园’农家宾馆毛收入超过2万元!”大成桥镇永盛村村民刘小平今年51岁,夫妇俩在村上的湘都生态农庄里打工,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他们把自家的两层楼房装修成农家宾馆,十几间房一到周末就基本住满。 

  截至今年4月,宁乡县乡村旅游区点的接待设施已有400余家,其中创评的乡村旅游区(点)5星级7家、4星级2家、3星级14家、2星级5家。 

  据统计,宁乡县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过100亿元,已为5.4万农民提供乡村旅游产业的就业创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口约35万人。以2015年为例,宁乡县仅乡村旅游一项,就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接待量的12.81%;乡村旅游产业为全县农村人均增收达1131.5元。 

  从大公园到大花园、大观园,美丽宁乡建设驶入快车道。未来几年,宁乡将继续发力美丽乡村旅游,在为游客打造满意目的地的同时,带领当地百姓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