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连续15年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请收下
更新时间:2025/1/22 9:59:3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连续15年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请收下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张辛欣

  国新办2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我国工业经济克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说,我国工业基础稳、产业韧性强、发展潜力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

  “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动能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2%。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较2023年提高0.6个百分点。2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比超过50%。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2024年,大国重器捷报频传。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高温超导材料支撑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创新性技术和产品……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产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快速成长,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制造业的蓬勃新意,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持续完善。据了解,2024年,我国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

  “为更好支撑技术迭代、工艺改进、产品创新,我们还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全国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已有超过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中试活动。”张云明说。

  数据显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5个,总数达到80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愿越来越足。

  推行绿色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张云明介绍,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这些工厂基本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步入2025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制造如何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工作方案,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再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出台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连续15年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请收下
2025/1/22 9:59:3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连续15年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请收下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张辛欣

  国新办2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我国工业经济克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说,我国工业基础稳、产业韧性强、发展潜力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

  “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动能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2%。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较2023年提高0.6个百分点。2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比超过50%。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2024年,大国重器捷报频传。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高温超导材料支撑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创新性技术和产品……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产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快速成长,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制造业的蓬勃新意,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持续完善。据了解,2024年,我国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

  “为更好支撑技术迭代、工艺改进、产品创新,我们还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全国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已有超过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中试活动。”张云明说。

  数据显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5个,总数达到80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愿越来越足。

  推行绿色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张云明介绍,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这些工厂基本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步入2025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制造如何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工作方案,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再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出台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