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中原赛诗 怀川论剑
更新时间:2023-10-27 10:10:57    来源:焦作晚报

  2023河南省诗词大赛比赛现场。


  中华经典诗词是一座座巍巍丰碑,是一顶顶灿烂王冠,这些经典诗词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更缀满了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10月20日至22日,我省乃至外省部分诗词爱好者共同相聚在美丽的焦作,相聚在美丽的高新区实验中学,参加2023河南省诗词大赛决赛,他们在魅力焦作共同举起诗词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好的旅程。

  回首这场比赛,记者发现精彩多多、亮点多多,比赛落幕了,但中华诗词得到了薪火相传。

  累计约100万人参与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焦作市教育局承办。

  正像出席此次活动开幕式的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所说,此次大赛不仅是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重大行动,也是展现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独特魅力的一次重要盛会,更是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舞台。

  举办全省诗词大赛,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还对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诗词大赛,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并从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更好地展示河南的良好形象。

  今年河南省诗词大赛参与群体更加庞大,覆盖人群更加广泛,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小孩,有的全家总动员,从教师到工人、农民工,从省内到省外,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的诗词爱好者也积极参加进来,累计约100万人参与。

  大赛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赛制越来越完善。按照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导向,从选择题、宫格题、飞花令到“诗画河南”“出口不凡”环节,命题形式在凸显教育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观赏性、趣味性、文化性、地域性。大赛赛制也不断进行调整,在个人赛的基础上,今年还增加了团体赛。在线上选拔时,增加了监控比赛、直播间面试等,大赛赛制做到了科学公平、客观公正,保证大赛的公开和有序组织。

  冠军的背后是厚积薄发

  比赛中,选手脱口而出的诗词,让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感悟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还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和呐喊。在这些诗词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既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也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诗词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现实的写照,它的大漠孤烟、塞外鼓角、金风玉露,深沉地托起了中国文学的脊梁和支柱。

  比赛异彩纷呈,每个冠军的背后,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获得个人赛大学组特等奖、冠军的明航,来自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小伙儿英俊潇洒,台风非常好,被主持人称为有绅士风度。比赛中,不管是飞花令还是“出口不凡”环节,与其说他是在比赛,不如说是在展示,对诗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真是诗词‘喂’大的孩子,气质真好。”观众中,一名中年女士如是说。

  明航在这次比赛中一鸣惊人的背后,是百炼成钢、厚积薄发。

  明航说,他所在的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对诗词大赛高度重视,自2023年5月起,由校语委办精心筹备组织21天诗词诵读打卡活动和“青春自有诗意”诗词创作大赛等线上线下选拔赛,他还参加了训练、集中专题辅导。经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历时6个月,他获得了这次参赛资格,进而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面试资格。

  获得个人赛社会组特等奖、冠军的陈小军来自沁阳市,这次在家门口夺冠,让他格外激动。

  陈小军1974年生于沁阳市农村,从小学开始就品学兼优,课余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最爱看的书是《古文观止》《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工作之余,他每天坚持学习。2016年,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和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激发了他对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当时就立下誓愿:有朝一日,自己也要上央视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从此,他每天晚上一边步行锻炼,一边背诵古典诗词。节假日更是他学习诗词的黄金时间,推掉了不必要的应酬和聚会。尤其,当他忙碌一天忽发灵感,将自己创作的诗词发到工作群里,受到同事的热烈欢迎,更加激发了他对诗词的热爱和创作。

  2022年10月,偶然的机会,陈小军在诗词学习群里结识了央视的导演,经过视频诗词测试、视频面试、提交自我介绍视频等环节,到2022年12月20日,他作为百人团选手,获准参加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在北京共录制26天。在央视录制节目期间,他和选手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录制之余,他们在场下比赛飞花令,切磋诗词。

  陈小军深有感触地说:“古典诗词已深深地内化于我心,它让我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感到充实和快乐。诗词荡涤了我心灵的尘埃,舒缓了紧张的节奏,使前进的脚步不再感受到沉重。”

  中华诗词得到薪火相传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已连续举办7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我省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举办全省诗词大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自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首次在洛阳举办以来,先后在郑州、南阳、漯河、焦作共举办5届。5年来,我们以诗词回望历史长廊,更以诗词贯穿古今,见证着文化的命脉如何在今天延长、生长。

  随着我省诗词大赛的持续举办,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前来参赛,涌现出一大批河南籍优秀选手,展示了河南学子扎实的诗词文化功底和综合实力。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舞台上,洛阳初中生邓雅文连获前四期擂主,被称为《中国诗词大会》上一朵绚丽的“牡丹”;在第五季的舞台上,郑州高中生郑坤健同样获四期擂主,并最终获得季军;在去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河南铁道警察学院学生姜震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年度总冠军。

  在这次比赛中,小学组个人赛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在飞花令的比拼中,冠军都是经过多轮比赛“艰难”产生的。

  学诗词的孩子气场不凡,像特等奖获得者信阳第一实验小学学生胡一舟在台上表现出的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比赛虽已落下帷幕,但中华经典在这些众多诗词爱好者中薪火相传。

  走,读诗去,跟着诗词去旅行。


(记者 赵改玲 摄影报道)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原赛诗 怀川论剑
2023-10-27 10:10:57    来源:焦作晚报

  2023河南省诗词大赛比赛现场。


  中华经典诗词是一座座巍巍丰碑,是一顶顶灿烂王冠,这些经典诗词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更缀满了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10月20日至22日,我省乃至外省部分诗词爱好者共同相聚在美丽的焦作,相聚在美丽的高新区实验中学,参加2023河南省诗词大赛决赛,他们在魅力焦作共同举起诗词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好的旅程。

  回首这场比赛,记者发现精彩多多、亮点多多,比赛落幕了,但中华诗词得到了薪火相传。

  累计约100万人参与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焦作市教育局承办。

  正像出席此次活动开幕式的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所说,此次大赛不仅是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重大行动,也是展现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独特魅力的一次重要盛会,更是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舞台。

  举办全省诗词大赛,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还对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诗词大赛,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热爱中华语言文字,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并从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更好地展示河南的良好形象。

  今年河南省诗词大赛参与群体更加庞大,覆盖人群更加广泛,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小孩,有的全家总动员,从教师到工人、农民工,从省内到省外,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的诗词爱好者也积极参加进来,累计约100万人参与。

  大赛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赛制越来越完善。按照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导向,从选择题、宫格题、飞花令到“诗画河南”“出口不凡”环节,命题形式在凸显教育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观赏性、趣味性、文化性、地域性。大赛赛制也不断进行调整,在个人赛的基础上,今年还增加了团体赛。在线上选拔时,增加了监控比赛、直播间面试等,大赛赛制做到了科学公平、客观公正,保证大赛的公开和有序组织。

  冠军的背后是厚积薄发

  比赛中,选手脱口而出的诗词,让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感悟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还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和呐喊。在这些诗词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既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也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诗词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现实的写照,它的大漠孤烟、塞外鼓角、金风玉露,深沉地托起了中国文学的脊梁和支柱。

  比赛异彩纷呈,每个冠军的背后,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获得个人赛大学组特等奖、冠军的明航,来自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小伙儿英俊潇洒,台风非常好,被主持人称为有绅士风度。比赛中,不管是飞花令还是“出口不凡”环节,与其说他是在比赛,不如说是在展示,对诗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真是诗词‘喂’大的孩子,气质真好。”观众中,一名中年女士如是说。

  明航在这次比赛中一鸣惊人的背后,是百炼成钢、厚积薄发。

  明航说,他所在的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对诗词大赛高度重视,自2023年5月起,由校语委办精心筹备组织21天诗词诵读打卡活动和“青春自有诗意”诗词创作大赛等线上线下选拔赛,他还参加了训练、集中专题辅导。经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历时6个月,他获得了这次参赛资格,进而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面试资格。

  获得个人赛社会组特等奖、冠军的陈小军来自沁阳市,这次在家门口夺冠,让他格外激动。

  陈小军1974年生于沁阳市农村,从小学开始就品学兼优,课余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最爱看的书是《古文观止》《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工作之余,他每天坚持学习。2016年,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和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激发了他对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当时就立下誓愿:有朝一日,自己也要上央视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从此,他每天晚上一边步行锻炼,一边背诵古典诗词。节假日更是他学习诗词的黄金时间,推掉了不必要的应酬和聚会。尤其,当他忙碌一天忽发灵感,将自己创作的诗词发到工作群里,受到同事的热烈欢迎,更加激发了他对诗词的热爱和创作。

  2022年10月,偶然的机会,陈小军在诗词学习群里结识了央视的导演,经过视频诗词测试、视频面试、提交自我介绍视频等环节,到2022年12月20日,他作为百人团选手,获准参加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在北京共录制26天。在央视录制节目期间,他和选手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录制之余,他们在场下比赛飞花令,切磋诗词。

  陈小军深有感触地说:“古典诗词已深深地内化于我心,它让我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感到充实和快乐。诗词荡涤了我心灵的尘埃,舒缓了紧张的节奏,使前进的脚步不再感受到沉重。”

  中华诗词得到薪火相传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已连续举办7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我省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灿烂、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举办全省诗词大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自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首次在洛阳举办以来,先后在郑州、南阳、漯河、焦作共举办5届。5年来,我们以诗词回望历史长廊,更以诗词贯穿古今,见证着文化的命脉如何在今天延长、生长。

  随着我省诗词大赛的持续举办,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前来参赛,涌现出一大批河南籍优秀选手,展示了河南学子扎实的诗词文化功底和综合实力。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舞台上,洛阳初中生邓雅文连获前四期擂主,被称为《中国诗词大会》上一朵绚丽的“牡丹”;在第五季的舞台上,郑州高中生郑坤健同样获四期擂主,并最终获得季军;在去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河南铁道警察学院学生姜震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年度总冠军。

  在这次比赛中,小学组个人赛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在飞花令的比拼中,冠军都是经过多轮比赛“艰难”产生的。

  学诗词的孩子气场不凡,像特等奖获得者信阳第一实验小学学生胡一舟在台上表现出的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比赛虽已落下帷幕,但中华经典在这些众多诗词爱好者中薪火相传。

  走,读诗去,跟着诗词去旅行。


(记者 赵改玲 摄影报道)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