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格桑花向着红太阳 三江水唱着幸福歌
——青海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掠影
更新时间:2020-9-22 15:23:07    来源:新华社

  9月,正是高原收获的季节,青海省民族团结工作也结出累累硕果:青海省是第一个所有市州(8个)建成全国示范的省,也是第一个建成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23个)的省,还是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

  层层负责 青海样板创建有保障

  9月12日,在青海省委统战部会议室,10余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有关文稿展开热烈讨论。“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基础深厚,青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缩影”“我们汉、藏、撒拉等各民族的同事一起定目标、谈路径,此刻就是民族团结的印证”“要在机制建设上再下功夫,确保共创共建共享”……

  十余次易稿还未定稿,多角度论证加深层次考量,小小的会场,正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求实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

  青海省民宗委主任开哇说,特殊省情创造的独特高原文化、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都是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是着眼未来的使命担当。

  把创建作为战略性工作,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在全国开创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面向全社会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专项考核机制;省政府与国家民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党的十八大以来省部共建先例……

  在青海这片热土上,50多个少数民族290万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7.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文化认同 和谐青海根基牢

  9月,青稞熟了,第四批北京援青干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郭勇也迎来收获季。“一年学语言入门,患者是头疼还是腿麻,能听个八九不离十。”郭勇的进步与他随身带着的小学藏语文课本有关,“去年,我对着商铺门牌练发音被路过的藏族老人看到,他邀我去做客,第二天又把课本送到医院。”

  9月,牛羊肥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敬老院的奶茶更醇更香。产自湖北的砖茶熬成茶汤,加入回族养殖户刘德免费送来的鲜奶,再搭配油炸面食,组成了50多位藏族老人的幸福味道。从2016年8月至今,这位摆脱贫困后立志回报党和政府的54岁回族汉子,每天送25公斤牛奶,风雨无阻,成就了“一桶奶一份情”的民族团结佳话。

  郭勇、刘德……不同的姓名、不同的民族,融入“中华一家亲”的血脉,描绘祖国大家庭的多姿多彩。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鄂崇荣说,青海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要地,塔尔寺、吐蕃古墓、文成公主庙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共存共荣。随着对口援青、脱贫攻坚等战略的实施,有力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以文化引领共筑精神家园,民族团结创建凝心聚力。原创舞剧《唐卡》在全国巡演,土族、撒拉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启动建设……特色文化品牌和活动引领思想,凝聚民心民智,一个祖国、共同奋斗、共享发展的共识像格桑花扎根草原滋长、结籽,播撒四方。

  融合发展 富裕青海枝叶茂

  中秋节临近,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的75岁撒拉族老人马明善和老伴忙碌着,磨绿豆粉、晾葡萄干,请小区里的孩子一起做月饼。马明善身患癌症却不愿住院,今年抗疫还缴纳2万元特殊党费。马明善说:“从穿不起鞋的穷孩子成长为有名的摔跤教练,我这辈子感念党的恩情,趁活着,多干点有意义的事。”

  一代代跟党走,听党话,千万个“马明善”汇成团结的海洋。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牧区,无论中秋、除夕还是藏历新年、古尔邦节、纳顿节,各族僧俗群众共迎传统佳节的场景随处可见。

  “没想到能当生态管护员拿工资,也没想到‘汪汪湖水星星海’又重现了。”在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大半辈子放牧的扎陵湖乡擦泽村生态管护队队长索索讲起“放下牧鞭”的道理,话语简单,语气却满是自豪,“我是替下游沿岸的同胞们守住清水向东流!”

  正如藏族谚语“百根柳条扎扫帚、五个指头握拳头”所言,团结就是力量,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携手奋进的追求融入日常,各族群众在团结中形成共识,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

  格桑花向着红太阳,三江水唱着幸福歌。在同步奔小康、携手建设大美青海的进程中,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故事层出不穷。向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目标前进,600多万青海儿女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正汇成民族团结的磅礴伟力,书写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时代答卷。


(记者 王大千)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格桑花向着红太阳 三江水唱着幸福歌
    ——青海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掠影
    2020-9-22 15:23:07    来源:新华社

      9月,正是高原收获的季节,青海省民族团结工作也结出累累硕果:青海省是第一个所有市州(8个)建成全国示范的省,也是第一个建成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23个)的省,还是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

      层层负责 青海样板创建有保障

      9月12日,在青海省委统战部会议室,10余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有关文稿展开热烈讨论。“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基础深厚,青海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缩影”“我们汉、藏、撒拉等各民族的同事一起定目标、谈路径,此刻就是民族团结的印证”“要在机制建设上再下功夫,确保共创共建共享”……

      十余次易稿还未定稿,多角度论证加深层次考量,小小的会场,正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求实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

      青海省民宗委主任开哇说,特殊省情创造的独特高原文化、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都是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是着眼未来的使命担当。

      把创建作为战略性工作,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在全国开创党委总揽创建的先例;面向全社会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在全国首创民族团结专项考核机制;省政府与国家民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党的十八大以来省部共建先例……

      在青海这片热土上,50多个少数民族290万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7.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文化认同 和谐青海根基牢

      9月,青稞熟了,第四批北京援青干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郭勇也迎来收获季。“一年学语言入门,患者是头疼还是腿麻,能听个八九不离十。”郭勇的进步与他随身带着的小学藏语文课本有关,“去年,我对着商铺门牌练发音被路过的藏族老人看到,他邀我去做客,第二天又把课本送到医院。”

      9月,牛羊肥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敬老院的奶茶更醇更香。产自湖北的砖茶熬成茶汤,加入回族养殖户刘德免费送来的鲜奶,再搭配油炸面食,组成了50多位藏族老人的幸福味道。从2016年8月至今,这位摆脱贫困后立志回报党和政府的54岁回族汉子,每天送25公斤牛奶,风雨无阻,成就了“一桶奶一份情”的民族团结佳话。

      郭勇、刘德……不同的姓名、不同的民族,融入“中华一家亲”的血脉,描绘祖国大家庭的多姿多彩。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鄂崇荣说,青海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要地,塔尔寺、吐蕃古墓、文成公主庙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共存共荣。随着对口援青、脱贫攻坚等战略的实施,有力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以文化引领共筑精神家园,民族团结创建凝心聚力。原创舞剧《唐卡》在全国巡演,土族、撒拉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启动建设……特色文化品牌和活动引领思想,凝聚民心民智,一个祖国、共同奋斗、共享发展的共识像格桑花扎根草原滋长、结籽,播撒四方。

      融合发展 富裕青海枝叶茂

      中秋节临近,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的75岁撒拉族老人马明善和老伴忙碌着,磨绿豆粉、晾葡萄干,请小区里的孩子一起做月饼。马明善身患癌症却不愿住院,今年抗疫还缴纳2万元特殊党费。马明善说:“从穿不起鞋的穷孩子成长为有名的摔跤教练,我这辈子感念党的恩情,趁活着,多干点有意义的事。”

      一代代跟党走,听党话,千万个“马明善”汇成团结的海洋。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牧区,无论中秋、除夕还是藏历新年、古尔邦节、纳顿节,各族僧俗群众共迎传统佳节的场景随处可见。

      “没想到能当生态管护员拿工资,也没想到‘汪汪湖水星星海’又重现了。”在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大半辈子放牧的扎陵湖乡擦泽村生态管护队队长索索讲起“放下牧鞭”的道理,话语简单,语气却满是自豪,“我是替下游沿岸的同胞们守住清水向东流!”

      正如藏族谚语“百根柳条扎扫帚、五个指头握拳头”所言,团结就是力量,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携手奋进的追求融入日常,各族群众在团结中形成共识,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

      格桑花向着红太阳,三江水唱着幸福歌。在同步奔小康、携手建设大美青海的进程中,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故事层出不穷。向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目标前进,600多万青海儿女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正汇成民族团结的磅礴伟力,书写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时代答卷。


    (记者 王大千)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