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旅游 > 环游世界 > 正文

焦作旅游

让太极名片熠熠生辉
——我市积极打造太极拳世界级文旅品牌
更新时间:2021-9-23 15:24:48    来源:焦作日报

  中华大秘,藏于太极。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再成“爆款”,而饱含焦作元素的创意节目《和》,让发源于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又一次惊艳全网,圈粉无数。

  太极“出圈”《中秋奇妙游》,让焦作文旅部门把太极拳国际IP做到顶流、做成经典,全力打造“太极拳”世界级文旅品牌,扬帆“太极和远方”的劲头更足、方向更明确。

  咬定青山不放松!近年来,在打造太极拳文旅品牌方面,我市文旅部门孜孜以求、殚精竭虑,大手笔不断——

  2017年9月和2019年9月,连续两届焦作“一赛一节”重要推广活动中,焦作市组织策划了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中国太极功夫文化旅游“一带一路”万里行等诸多国际性活动,走进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刮起了“太极旋风”;2020年10月,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并首发了《世界太极拳蓝皮书》;创新推出“探秘功夫源地”国际旅游产品,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深受“一带一路”国家游客喜爱的十佳精品线路;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太极拳申遗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是太极拳申遗成功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记者在温县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以“叫响太极拳发源地品牌,引领太极拳未来”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中反复筹谋、推进的方向与目标,积极推动太极拳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温县国家级太极拳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正在积极申报中。2021年太极拳发展传承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准备中。

  太极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培养新一代太极拳领军人物并积极申报,已成为当前太极拳发展的当务之急。温县通过积极申报“太极拳非遗人才项目”,壮大太极拳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目前温县国家级太极拳非遗传承人5名,其中陈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4名,和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6名,县级非遗传承人208名。目前,该县已向省市级申遗部门申报市级非遗传承人25名,县级非遗传承人72名,当下正在准备省级非遗传承人申请报告,力争2021年公布更多太极拳非遗传承人,成为领军人物,带动太极拳发展。

  成立非遗传承人保护组织,为太极拳今后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打造高水平的太极拳套路、推手、搏击专业化队伍,强力推进太极拳创新发展;推进“两拳融合”发展,在温县开设的少林武校开设太极拳课程,首届温县武术锦标赛设少林拳项目,促进“双拳”竞技交流……温县多措并举,持续培植太极拳人才成长环境。同时,通过制作太极拳标准化统一推广套路视频、开发太极拳文化衍生产品等,多渠道引领太极拳发展。

  加快实施“康养+旅游”。目前,陈家沟现有精品民宿、名师故居、拳校拳馆40余座,太极拳服饰、器械、文创小店70余家,每年有80多万人次来旅游。以这里为核心,驻扎在全国各地的4000余家拳馆,向世界数亿人辐射康养能量。为延伸产业链,陈家沟还就地取材,请来能工巧匠加工“怀药”制品,打造了太极宴、怀药宴、豆腐宴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据了解,温县将以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为中心,将太极拳等深厚文化资源与“四大怀药”、温泉、沿黄旅游、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相融合,打造独具温县特色的康养模式。

  作为2021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印象·太极”项目剧场建筑荣获世界建筑新闻网大奖铜奖,节目由张艺谋团队打造,用最新的声、光、电科技手段演绎全新太极内涵。据悉,“印象·太极”项目有望在今年国庆节期间首演,将给游客带来全新震撼的太极拳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我市文旅部门统筹推进嵩山、云台山和少林拳、太极拳“两山两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建设,打造焦作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编制了《焦作市郑焦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专项规划)》,签订了《洛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擦亮“太极拳”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太极拳”世界级名片,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突出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让“太极圣地·山水焦作”进一步叫响全球。

(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太极名片熠熠生辉
    ——我市积极打造太极拳世界级文旅品牌
    2021-9-23 15:24:48    来源:焦作日报

      中华大秘,藏于太极。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再成“爆款”,而饱含焦作元素的创意节目《和》,让发源于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又一次惊艳全网,圈粉无数。

      太极“出圈”《中秋奇妙游》,让焦作文旅部门把太极拳国际IP做到顶流、做成经典,全力打造“太极拳”世界级文旅品牌,扬帆“太极和远方”的劲头更足、方向更明确。

      咬定青山不放松!近年来,在打造太极拳文旅品牌方面,我市文旅部门孜孜以求、殚精竭虑,大手笔不断——

      2017年9月和2019年9月,连续两届焦作“一赛一节”重要推广活动中,焦作市组织策划了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中国太极功夫文化旅游“一带一路”万里行等诸多国际性活动,走进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刮起了“太极旋风”;2020年10月,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并首发了《世界太极拳蓝皮书》;创新推出“探秘功夫源地”国际旅游产品,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深受“一带一路”国家游客喜爱的十佳精品线路;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太极拳申遗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是太极拳申遗成功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记者在温县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以“叫响太极拳发源地品牌,引领太极拳未来”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中反复筹谋、推进的方向与目标,积极推动太极拳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温县国家级太极拳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正在积极申报中。2021年太极拳发展传承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准备中。

      太极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培养新一代太极拳领军人物并积极申报,已成为当前太极拳发展的当务之急。温县通过积极申报“太极拳非遗人才项目”,壮大太极拳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目前温县国家级太极拳非遗传承人5名,其中陈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4名,和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6名,县级非遗传承人208名。目前,该县已向省市级申遗部门申报市级非遗传承人25名,县级非遗传承人72名,当下正在准备省级非遗传承人申请报告,力争2021年公布更多太极拳非遗传承人,成为领军人物,带动太极拳发展。

      成立非遗传承人保护组织,为太极拳今后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打造高水平的太极拳套路、推手、搏击专业化队伍,强力推进太极拳创新发展;推进“两拳融合”发展,在温县开设的少林武校开设太极拳课程,首届温县武术锦标赛设少林拳项目,促进“双拳”竞技交流……温县多措并举,持续培植太极拳人才成长环境。同时,通过制作太极拳标准化统一推广套路视频、开发太极拳文化衍生产品等,多渠道引领太极拳发展。

      加快实施“康养+旅游”。目前,陈家沟现有精品民宿、名师故居、拳校拳馆40余座,太极拳服饰、器械、文创小店70余家,每年有80多万人次来旅游。以这里为核心,驻扎在全国各地的4000余家拳馆,向世界数亿人辐射康养能量。为延伸产业链,陈家沟还就地取材,请来能工巧匠加工“怀药”制品,打造了太极宴、怀药宴、豆腐宴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据了解,温县将以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为中心,将太极拳等深厚文化资源与“四大怀药”、温泉、沿黄旅游、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相融合,打造独具温县特色的康养模式。

      作为2021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印象·太极”项目剧场建筑荣获世界建筑新闻网大奖铜奖,节目由张艺谋团队打造,用最新的声、光、电科技手段演绎全新太极内涵。据悉,“印象·太极”项目有望在今年国庆节期间首演,将给游客带来全新震撼的太极拳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我市文旅部门统筹推进嵩山、云台山和少林拳、太极拳“两山两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建设,打造焦作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编制了《焦作市郑焦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专项规划)》,签订了《洛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擦亮“太极拳”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太极拳”世界级名片,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突出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让“太极圣地·山水焦作”进一步叫响全球。

    (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