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戈壁披绿又生金
更新时间:2020-8-13 15:00:2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祁连山脚,戈壁滩上,蓝天与远山之间一抹翠绿映入眼帘:绿柳掩来路,果子满枝头,一排排由沙枣树、松树、侧柏组成的生态林直面戈壁。

  这里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下四坝村村民徐文国的林场。“种上林子,挡住风沙,日子才能过好。”他说。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这里曾经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1994年,金昌市第一次荒漠化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沙区总面积695.77万亩,占当时行政区划面积的48%,风沙线长达237公里。

  徐文国记得,地里苗子刚发芽,一阵风沙便卷走了一年的希望。最后,他只能和村民一道,丢下庄稼地,进城谋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末,金昌市植树种绿斗风沙,为村民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被风沙欺负这么多年,有了政策支持,就要把它治一治。”徐文国在外务工多年,时常还会想起村里风沙漫天的场景。他明白,只有挡住了风沙,家乡发展才有希望。

  在乱石滩上种树,谈何容易。可是,困难大,徐文国的决心更大。他用铁镐一点一点刨出树坑,一天下来,手上的老茧被磨破,晚上吃饭拿筷子都难。

  “要做一个有技术的农民。”徐文国为了种树,成了当地农技中心的“常客”。渐渐地,他成了村里的种树高手,树苗存活率能达八成。

  几年下来,荒凉的戈壁滩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一排排树木构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墙”。“墙”后,徐文国再次耕种起那几十亩庄稼地。

  “挡住了风沙,庄稼自然就好种了。”他说。

  这几年,金昌市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徐文国又办起了家庭林场。

  在家庭林场里,徐文国种了杏树、李树等经济林木,既防风固沙,又有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舍饲养殖牛羊200多头(只),饲料则主要取自林间套种的牧草。

  治沙又致富,老百姓种树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纷纷参与到“植绿”接力中。金昌市林草局副局长张珙说,从1994年至今,金昌市共完成治沙造林235.42万亩。全市涌现出一批造林大户、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林业经营主体,酸枣、肉苁蓉、大接杏等沙产业也初具规模。

  一片绿海,就是一本致富经。现在,徐文国靠着林场每年能收入近20万元。他感慨说,绿能生金,绿就是金。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戈壁披绿又生金
    2020-8-13 15:00:2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祁连山脚,戈壁滩上,蓝天与远山之间一抹翠绿映入眼帘:绿柳掩来路,果子满枝头,一排排由沙枣树、松树、侧柏组成的生态林直面戈壁。

      这里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下四坝村村民徐文国的林场。“种上林子,挡住风沙,日子才能过好。”他说。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这里曾经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1994年,金昌市第一次荒漠化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沙区总面积695.77万亩,占当时行政区划面积的48%,风沙线长达237公里。

      徐文国记得,地里苗子刚发芽,一阵风沙便卷走了一年的希望。最后,他只能和村民一道,丢下庄稼地,进城谋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末,金昌市植树种绿斗风沙,为村民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被风沙欺负这么多年,有了政策支持,就要把它治一治。”徐文国在外务工多年,时常还会想起村里风沙漫天的场景。他明白,只有挡住了风沙,家乡发展才有希望。

      在乱石滩上种树,谈何容易。可是,困难大,徐文国的决心更大。他用铁镐一点一点刨出树坑,一天下来,手上的老茧被磨破,晚上吃饭拿筷子都难。

      “要做一个有技术的农民。”徐文国为了种树,成了当地农技中心的“常客”。渐渐地,他成了村里的种树高手,树苗存活率能达八成。

      几年下来,荒凉的戈壁滩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一排排树木构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墙”。“墙”后,徐文国再次耕种起那几十亩庄稼地。

      “挡住了风沙,庄稼自然就好种了。”他说。

      这几年,金昌市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徐文国又办起了家庭林场。

      在家庭林场里,徐文国种了杏树、李树等经济林木,既防风固沙,又有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舍饲养殖牛羊200多头(只),饲料则主要取自林间套种的牧草。

      治沙又致富,老百姓种树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纷纷参与到“植绿”接力中。金昌市林草局副局长张珙说,从1994年至今,金昌市共完成治沙造林235.42万亩。全市涌现出一批造林大户、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林业经营主体,酸枣、肉苁蓉、大接杏等沙产业也初具规模。

      一片绿海,就是一本致富经。现在,徐文国靠着林场每年能收入近20万元。他感慨说,绿能生金,绿就是金。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