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视频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8专题区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2018专题区

【改革开放40年·共话三农】脱贫攻坚步伐正朝着更深更远的地区迈进
更新时间:2018-12-4 16:19:3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刷新着“中国奇迹”,7.4亿人摆脱了贫困。随着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这一目标的临近,我国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只有进一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采取超常规措施扶持,才能根本上把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以如期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的艰巨任务。

  要“对症开药方” 破题贫中之贫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巨大,“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共发布了20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重大部署。而脱贫攻坚一直都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病有标本,对症下药才能“治本”,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如何攻下“贫中之贫”堡垒,强调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等。

  从区域上看,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地域偏远的地区,这些因地致贫的困难地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地”的问题,“挖穷根”、“挪穷窝”尤为重要。湖南省十八洞村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精准产业扶贫彻底改变了曾经贫困村的面貌。而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大凉山地貌复杂多样,社会环境封闭落后,异地扶贫搬迁为解决当地深度贫困破题。

  放眼全国,很多仍在努力脱贫的地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了当地无法顺利脱贫的主要原因。2003年,我国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口为0.8亿人,到2017年,我国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人数超过13亿。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重点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贫困人口。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健康扶贫补充保障政策,安徽寿县仅2018年用于贫困户看病用药兑付报销方面已经支出了3亿多元,医疗扶贫堵住了贫困户钱口袋里的“窟窿”。

  让脱贫“燃起来” 凝聚持久力量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改革开放以来,40年扶贫开发实践证明了,“输血式”扶贫、粗放扶贫根本无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打破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脱贫信心不足,燃起他们“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内在“引擎”,更有利于驱动深度贫困地区攻克“贫中之贫”堡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要点燃贫苦户的脱贫“斗志”,唤起每个贫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要提高贫困户的受教育程度,以提升专业种养知识、农机操作技术等,提升专业度。近年来,广西坚持以人为本,把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把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和信心调动起来后,当地开展了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技术的下沉,让贫苦户有更多机会找到致富门路。

  教育是“扶志”和“扶智”的基础,改革开放前一声“春雷”,改变了27万青年的命运,但也突显了当时我国教育短板的问题,农村地区、偏远山区起步晚、起点低,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随着高考恢复、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发展的重点。近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620亿元用于全面改善近22万所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贫困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更有利于斩断贫困代际遗传的“穷根”。今年2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脱贫攻坚步伐正朝着更深更远的深贫地区迈进,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一边巩固现阶段脱贫成果,一边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还要提高脱贫的“含金量”,让贫苦户燃起的信心和斗志成为高质量脱贫致富的“永动机”,从而创造美好生活。(文/肖斐)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