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视频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红旗渠精神研学旅行正当时
——写在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之际
更新时间:2018-3-2 9:13:42    来源:河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红旗渠精神,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大家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安阳林州(原林县)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不畏艰难险阻,连续奋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铸就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它与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构成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红旗渠精神蕴涵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领导垂范、党员带头等内涵,这些内涵无不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红旗渠先后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精典景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研学示范基地”“中国研学旅行基地”等称号,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研学旅行和德育教育基地。每年到红旗渠参观学习的有360多万人次。红旗渠已成为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宣传教育主要阵地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精神的感染力,在北京举办的“红旗渠精神展”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先后赴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香港、福州、杭州、苏州等地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巡回展,接待观众达数百万人次。“红旗渠精神校园行”系列活动分别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河南、河北、山东、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城市的153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带动更多学子参与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政治文化的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好载体。红旗渠及红色旅游产品,应做到与文化、山水、生态、城市形象等相融合,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形成红、绿、古相互依托的立体旅游方式,实现跨省份、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联盟合作体,从而实现研学旅行的社会化。

    开展研学旅行,发挥效能是根本、强化管理是保障、打造联盟是良策、增强信心是基础、大力发展是目的,强力推进“中国研学旅行”发展与繁荣。

    目前,《全国三期红色旅游纲要》正式出台,教育部等11部委也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故,弘扬红色精神仍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抓手,红色基因、红色记忆、红色智慧、红色文化、红色足迹、红色遗存将是我们开展研学旅行、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据……    (张建国)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