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兴趣班“压垮”了孩子
更新时间:2021-2-13 来源:焦作网 通讯员:袁文良
焦作新闻网讯 莫让兴趣班“压垮”了孩子 文/袁文良 在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金霏、陈曦表演的相声《如此家长》,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兴趣班之间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却不知不觉“揠苗助长”的尴尬,而台词中所谓的“爬旗杆、耍飞叉、打弹弓、捏面人、吞铁球、嚼灯泡”才艺以及辅导孩子作业的场景不仅“绑架”了孩子,而且“绑架”了家长。两位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幽默却也发人深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有关的比赛中多拿几个第一。不过,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仅仅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良好愿望出发,而让兴趣班占尽孩子的业余时间,甚至正如相声中所说“把这一天上课要穿的衣服从里到外按顺序那么给他穿好了”,而且“吃饭都得随缘”,势必会让孩子感到“好累好累”,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时间,进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使孩子感到孤单、寂寞,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所以,家长一定要时刻记住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孩子身心更加健康成长,因此要注意走出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误区,以防兴趣班“压垮”了孩子。 一是不要给孩子报过多兴趣班。不论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是上了学的孩子,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都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和学习成绩采取“拾遗补缺”的方法选择孩子喜欢、孩子所需的兴趣班,而不能什么班都报,更不能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什么班也跟风式地给自己孩子去报; 二是不要逼孩子去上兴趣班。现实中,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就要靠孩子来完成。因此,大多数孩子上的兴趣班,多是家长的决策与意愿。所以,家长如果像赶场子一样逼着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会让孩子觉得这些兴趣班夺走了他们的玩耍游戏时间,因而对这些兴趣班失去兴趣,进而对课堂的学习内容也失去兴趣; 三是不要扼杀了孩子的真正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变化,尤其当孩子对某项事物表现出兴趣时,家长不要认为是“与学习无关”或是“异想天开”而当头一棒,而应主动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通过兴趣班的学习,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如此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微信:13598831881 |
作者单位: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消息未经本站核实,真实性由作者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