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听说焦作北部太行山区的长岭村有一个名叫“驸马谷”的大峡谷,那里不仅有高山峡谷奇观,而且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冬日周末的下午,约上几个热爱户外旅游的朋友,一起前往长岭村“驸马谷”探个究竟。
沿焦作影视城——红砂岭后的红叶大道,到窄门村口顺步道下山,约20多分钟就来到了“驸马谷”底部。
“驸马谷”其实就是焦作市区群英河(闫河)的上游,窄门村边群英河(闫河)道中那道狭窄的石门就是“驸马谷”的起点。
听说“驸马谷”有十里之长,我们就在窄门入口处停下脚步,坐在几棵百年榔榆树下休息片刻,以补充一下能量。同行的长岭村支书老姬给我们介绍了“驸马谷”的由来。
老姬说:山上地属修武县的长岭村与山下地属焦作解放区上白作村两村村民都以姬姓为主,都是源于武王伐纣时留下的一名看守草料的老军士,原先姬姓人均住在山西高平大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时,先祖姬兴让迁居河南焦作上白作村,生四子,即容寿、容福、容康、容宁,《姬氏家谱》即以此分为四门。二门传到七十二世,姬朝用升晋为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姬朝用的次子姬滂娶王爷郑府繁昌之女儿为妻,当地人因此称他当了“驸马”。
而山西高平的姬氏本家人因在深山区居住不方便,就来到焦作上白作村投奔姬滂族亲。姬滂在京城闻讯,念其是本家人,便将其太行山里的封地——长岭村赠给他们居住、生活,并负责看管山庄,长岭村周围至今还有跑马场、饮马坑等。“驸马”——姬滂则每隔两年回家祭祖,并到山上长岭村狩猎、避暑、游玩,拜访宗亲。姬滂每次上山都要穿越窄门到长岭的峡谷上山,所以人们便把这个山谷称作“驸马谷”。
休息片刻,我们一行人沿着“驸马谷”向上出发。在这干旱的冬季里,两岸高崖耸立,峡谷寂静空荡,因前些年还有农户在这里耕种,所以尚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山路可走,再往里走,就是完全走在布满大小石头的河滩了。
正走着,一道高耸的悬崖横在面前,可能是洪水长年冲击的原因,悬崖下竟然被水涮出一个30多米长、10多米高的窝坎,让人有站在避风挡雨的房檐下一般。同行的老姬说:这个石崖名叫驸马避雨崖,据说是“驸马”——姬滂一行上山时忽然遇着老天下雨,官袍轿马尽湿,就躲在石头檐崖下躲避风雨。
从避雨崖上行数百步又惊现奇特景观,一块如乌龟首样的巨石突出悬崖,龟首下是一块百余平方米大小的石头和一个水池。老姬介绍说,当年“驸马”——姬滂走到这里时,因一时诗兴大发,便让随从取来御赐神笔,在这块平整如砥的巨石上,饱蘸石坑里的山泉润笔题诗。
而在山崖石缝里,常年住着一只老龟,闻听外面人唤马嘶,缓缓探出头来,不看则已,一看便被这群穿金戴玉的官家队伍所吸引,久久不愿缩回头去,不料被“驸马”——姬滂发现了,老龟正要缩回头,“驸马”用御赐神笔往老龟头上一指,老龟的头一下子就化成了石头。这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为神龟探马石。
再往前走,就是一座奇特的山峰,山顶上是一块冲天的巨石,山腰上则是一个枣核形山洞。随行的老姬介绍:听老人们说,这是上古时代女娲皇补天时炼制的精石,因成色不好丢弃至人间,尽吸天华、饱润地精的巨大石头一边为阳,一边为阴,人称“乾坤岩”,当年“驸马”——姬滂每次回乡经过这里,都要对着乾坤岩净身焚香,顶礼膜拜,感念天地、父母之恩。
再往前行,猛然看见河道边石崖上出现一樽樽站立的巨石,他们依次排列,傲首群山,俨然兵马石阵一般威严耸立,让人惊异不已。同行的老姬介绍:这叫将军崖。据说:过去这里山高路远,常有土匪出没,打家劫舍,祸害百姓。山神公公听说“驸马”——姬滂一行要来,把山腰上一群正在吃草的山羊变成了威武石头军士队伍,整齐列阵在山崖上,远处的土匪远远一看,以为“驸马”带着大队的兵马守护,所以不敢轻易造次。
再往前走,河谷忽然变得宽阔平坦,并且长满了荆灌之木。随行的老姬说,这里是一片野樱花林,据说是当年长岭村的姬家亲人们听说“驸马”——姬滂要来山上,就从山顶上移来上千棵野樱花树,栽植到河谷里,春天“驸马”一家到来时,河谷里满满都是一丛丛、一片片粉红色的野樱花,再配上金黄色的连翘花,数里河谷里,群蜂采蜜,莺歌燕舞,香飘数里,以迎远客。
峰回路转处,前面河谷崖壁上,忽然发现一樽乳白色的岩石,它体态修长,面目隽秀,如少女般默默地望着远方,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一样。同行的老姬介绍说,这叫神女石,当年“驸马”——姬滂一行人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起到这里时,天色已晚,一行人走着走着迷了路……
正当“驸马”队伍踌躇之际,山崖上忽然走下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她领着队伍穿荆棘、跨巨石,蜿蜒前行,终于将众人引出山谷,“驸马”——姬滂正要感谢少女时,少女却深深一楫说:感谢驸马前年不杀之恩,转身就飞上山崖,化作一樽指路的神女石像。“驸马”——姬滂这才忆起前年来长岭山上狩猎时,曾放生一条白狐的往事,不由感慨人世轮回和生灵的感恩之情。
我们一边听着老姬讲述的美丽传说和故事,一边沿着“驸马谷”一路艰难前行。路越走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半个多月前下的一场小雪,在平地上早已冰消雪融,但是在这高山深谷里,依然残雪未尽。
这一道道高高的石坎,一次次横亘在河谷里,时时阻碍我们前行的步伐。
这一块块被水流冲击分隔成的石壕、坑臼让人不由得感叹自然力量的伟大,也不由得引发忧古情怀:当年“驸马”一行是如何骑马、抬轿,轰轰烈烈地走过“驸马谷”。
都说山上的天窄日短,走着走着,天就渐渐暗了下来,半个月亮爬上了山梁,归巢的倦鸟发出一声声的呼唤,我们不由得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伴着夕阳的余晖,我们一行人终于走出了十里“驸马谷”,来到了中国传统村落——长岭村。
大家余兴未尽,纷纷回首望去,只见长岭村头,据说曾是“驸马”家狩猎场的土地上一片苍茫。大家在想:“驸马谷”美丽的传说虽不足信,但作为长岭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始终没有止步,相信有一天会愿景最终会转化为山乡人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