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扬起“郑龙头”引领大开放
——“高水平开放看河南”系列述评之二
更新时间:2019-7-23 16:40:07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报道组

  一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选择一个平台和抓手,一个足以影响和带动全局的“引擎”,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于珠三角。

  那么,河南要在当前较好的基础上谋划更高水平的开放,“引擎”选在哪里?

  7月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郑州打造成为我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战略平台,形成我省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7月9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调研时强调,郑州要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作出更大贡献。

  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的郑州,已经成为国家城镇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这个“龙头”够不够强劲有力,直接影响河南全域开放发展的质量和层次。使命何其荣耀,担子又何其沉重。

  引领河南大开放,“郑龙头”责无旁贷。

  “郑龙头”怎么看

  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画一条直线,这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其东南侧43%的国土居住着94%的人口,西北侧57%的国土仅居住了6%的人口,“南强北弱”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最基本的特征。

  河南有上亿人口,郑州作为一座与“胡焕庸线”距离相对较短的北方大城市,开放的大门越敞开,发展的脚步越均衡,越能发挥自身优势,为“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提供更大支撑,其战略支点作用非常突出。

  郑州不单单是郑州的郑州,而是河南的郑州——

  肩负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郑州必须具备较高的首位度和经济发展领导力,才能带动区域发展“水涨船高”。

  郑州这个“龙头”,成色很足。经济质量佳,郑州是全省首个实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城市,样板意义和示范作用明显;创新势头猛,郑州一地的双创人数占全省近四分之三,创新平台高度集中;影响范围广,“上合总理会”让郑州获得了世界级声誉,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大戏”每年都在郑州如约上演,“吸睛效应”明显。

  今年年初,郑州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三大突破”为标志,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也锻造成了引领带动河南大开放大发展的“硬核”。

  郑州不单单是河南的郑州,更是中国的郑州——

  从全国版图看郑州,“航空港”“自创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五个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的国家战略相互叠加,既辐射周边,又活跃全局,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中显示出强大的中原力量。

  “连天接地,服务内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果中关村,转化郑洛新”,郑洛新打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域限制,主动北上“联姻”;“办证掐表算,立等可取”,郑汴洛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平台,全国首推多证合一;“政府监管、企业经营、消费者维权不再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走出海淘“灰色地带”;“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在郑州用5G撬动新一轮数字变革。

  据估算,以郑州为中心2小时的高铁经济圈,覆盖了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圈;以郑州为中心2小时的航空经济圈,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郑州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要津角色更加凸显。

  郑州不单单是中国的郑州,还是世界的郑州——

  背靠黄河水,面向大陆桥,郑州与世界的故事不断出新。

  11个小时的航空运输,西班牙ZARA品牌服饰出现在中国各大商场的货架上;13天的铁路运输,焦作风神轮胎直接安装在德国生产的宝马汽车上;4天的陆海联运,韩国的母婴用品来到郑州中大门;72小时的跨境海淘,确山小提琴在意大利奏响“中国好声音”……

  在“地球村”的国际视野观照下,郑州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中心、对外开放口岸、文化沟通桥梁的地位还会更进一步强化,越来越有“国际范”。

  “郑龙头”怎么办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郑州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建设,落脚点选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上,绝非偶然。

  门户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对外部产生吸引力和辐射力,特别是对门户城市腹地的发展会起到极大促进和牵引作用。

  做好这个“门户”,郑州任重而道远。

  ——门户要足够大,才有引领力。“引领作用”“龙头作用”“中心城市作用”……这些在区域经济评价中的“常用词”,事实上都聚焦于一点——“城市首位度”。

  郑州城市首位度仅为20.3%,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仍然偏低,不到30%的首位度临界点。要带动中原城市群乃至全省发展,郑州必须有足够的规模和体量,才能完成“郑州+”。

  归根结底,郑州发展框架不够“大”。当上海的黄浦江、重庆的嘉陵江、武汉的长江,都已经成为这些超大城市的“内河”,而黄河之于郑州,却还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天堑”。郑州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要跨过黄河。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剑雄说,当城市格局从“背靠黄河”转向“跨越黄河”,新的板块也将就此崛起,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态势也终将形成。

  ——门户要足够优,才有竞争力。

  想比肩北上广深,你城市的灯光够亮吗?

  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秘密。高清卫星夜间地图上,郑州城市光亮度是以京广、陇海铁路线交会点为中心,呈伞状向外放射性延伸,恰好印证了其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优势。

  近年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的首建优势在相对下降。这也促使河南走上了从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之路。仰望星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俯瞰大地,“铁公机海”多式联运是大势所趋;聚焦网端,大数据助推一键联全球。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东方说,全国交通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提速,郑州要避免通道经济,建设枢纽经济,就必须在集聚资源后加快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门户要足够美,才有吸引力。

  穿越历史的漫长岁月,环境是一座城市辨识度最高的标签。大城市一直是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在北上广深之外,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也开始盛行,郑州就是一座“95后”“00后”口中的“新一线城市”。

  “就业机会多,饮食口味适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少“京漂”“沪漂”或南下、或北上,回到老家创业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潜心做优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郑州就会如磁石,孕育和吸引优秀的企业,不断吸引优秀的人。

  “郑龙头”怎么扬

  “城市变得越来越大,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实力变得越来越强,成绩令人可喜,变化让人自豪。但对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还需‘鼓劲加油’,付出更大努力。”这是今年4月省长陈润儿在郑州调研时的寄语。

  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资源”,更意味着“责任”。郑州需要再出发,以更高的站位倒逼自我提升,在服务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龙头”怎么扬?从现在起,这一张答卷,要靠一亿中原儿女共同书写。

  ——以开放强基固本,先进制造业是支撑点。

  智能手机缔造了从“苹果”到“果园”的产业神话,宇通、上汽等汽车产业成长为工业的中流砥柱,中铁盾构引领的装备制造在世界崭露头角……郑州既以“商都”闻名,也靠工业强市。

  制造业是城市重要的“生长基因”。即便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上海,也标明先进制造业比重不能低于25%的“底线”。对比中西部的武汉、成都,先进制造业体量不大、结构不优、动力不足是郑州的“短板”。

  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说,郑州经济总量要在确保质效的前提下实现较快增速,争取国内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关键。

  ——以开放推动创新,聚科教资源是突破点。顶尖人才在哪里,“硅谷”就在哪里。

  今天的郑州,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人才,面向全球发布“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就是为了吸引天下英才而用之。

  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说,除了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之外,郑州亟待补齐的短板是“大院大所”。

  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圳,通过合作办学或新建校区的方式,将北大、清华、中山等名校资源纳入囊中。郑州能不能从中悟到些什么?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河南)大学有望落地,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开始招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分所等科研机构纷纷成立。

  ——以开放接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发力点。

  城镇化率突破70%以后,这座城市该如何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迎伟说,人口流动将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开始进入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

  有几个时间节点,看似巧合,却意味深长。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年,郑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紧接着,郑州打破区域发展的边界,构建“半小时”轨道核心圈,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毗邻城市共建郑州大都市区,以全省8.7%的面积,集聚了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

  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中心城市,都是在不断吸纳周边资源要素的过程中长成的。郑州市域面积约为西安的七成、成都的一半,优化城镇空间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演绎出无数精彩纷呈的发展故事。

  伟大的城市,都是时间的作品。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未来。

  策划:河南日报编委会

  执笔:万川明芦瑞赵振杰栾姗孙静逯彦萃宋敏

  统筹:张学文郭津柯杨


新闻编辑:赵银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新闻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扬起“郑龙头”引领大开放
——“高水平开放看河南”系列述评之二
2019-7-23 16:40:07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报道组

  一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选择一个平台和抓手,一个足以影响和带动全局的“引擎”,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于珠三角。

  那么,河南要在当前较好的基础上谋划更高水平的开放,“引擎”选在哪里?

  7月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郑州打造成为我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战略平台,形成我省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7月9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调研时强调,郑州要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作出更大贡献。

  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的郑州,已经成为国家城镇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这个“龙头”够不够强劲有力,直接影响河南全域开放发展的质量和层次。使命何其荣耀,担子又何其沉重。

  引领河南大开放,“郑龙头”责无旁贷。

  “郑龙头”怎么看

  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画一条直线,这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其东南侧43%的国土居住着94%的人口,西北侧57%的国土仅居住了6%的人口,“南强北弱”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最基本的特征。

  河南有上亿人口,郑州作为一座与“胡焕庸线”距离相对较短的北方大城市,开放的大门越敞开,发展的脚步越均衡,越能发挥自身优势,为“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提供更大支撑,其战略支点作用非常突出。

  郑州不单单是郑州的郑州,而是河南的郑州——

  肩负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郑州必须具备较高的首位度和经济发展领导力,才能带动区域发展“水涨船高”。

  郑州这个“龙头”,成色很足。经济质量佳,郑州是全省首个实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城市,样板意义和示范作用明显;创新势头猛,郑州一地的双创人数占全省近四分之三,创新平台高度集中;影响范围广,“上合总理会”让郑州获得了世界级声誉,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大戏”每年都在郑州如约上演,“吸睛效应”明显。

  今年年初,郑州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三大突破”为标志,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也锻造成了引领带动河南大开放大发展的“硬核”。

  郑州不单单是河南的郑州,更是中国的郑州——

  从全国版图看郑州,“航空港”“自创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五个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的国家战略相互叠加,既辐射周边,又活跃全局,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中显示出强大的中原力量。

  “连天接地,服务内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果中关村,转化郑洛新”,郑洛新打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域限制,主动北上“联姻”;“办证掐表算,立等可取”,郑汴洛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平台,全国首推多证合一;“政府监管、企业经营、消费者维权不再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走出海淘“灰色地带”;“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在郑州用5G撬动新一轮数字变革。

  据估算,以郑州为中心2小时的高铁经济圈,覆盖了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圈;以郑州为中心2小时的航空经济圈,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郑州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要津角色更加凸显。

  郑州不单单是中国的郑州,还是世界的郑州——

  背靠黄河水,面向大陆桥,郑州与世界的故事不断出新。

  11个小时的航空运输,西班牙ZARA品牌服饰出现在中国各大商场的货架上;13天的铁路运输,焦作风神轮胎直接安装在德国生产的宝马汽车上;4天的陆海联运,韩国的母婴用品来到郑州中大门;72小时的跨境海淘,确山小提琴在意大利奏响“中国好声音”……

  在“地球村”的国际视野观照下,郑州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中心、对外开放口岸、文化沟通桥梁的地位还会更进一步强化,越来越有“国际范”。

  “郑龙头”怎么办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郑州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建设,落脚点选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上,绝非偶然。

  门户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对外部产生吸引力和辐射力,特别是对门户城市腹地的发展会起到极大促进和牵引作用。

  做好这个“门户”,郑州任重而道远。

  ——门户要足够大,才有引领力。“引领作用”“龙头作用”“中心城市作用”……这些在区域经济评价中的“常用词”,事实上都聚焦于一点——“城市首位度”。

  郑州城市首位度仅为20.3%,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仍然偏低,不到30%的首位度临界点。要带动中原城市群乃至全省发展,郑州必须有足够的规模和体量,才能完成“郑州+”。

  归根结底,郑州发展框架不够“大”。当上海的黄浦江、重庆的嘉陵江、武汉的长江,都已经成为这些超大城市的“内河”,而黄河之于郑州,却还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天堑”。郑州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要跨过黄河。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剑雄说,当城市格局从“背靠黄河”转向“跨越黄河”,新的板块也将就此崛起,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态势也终将形成。

  ——门户要足够优,才有竞争力。

  想比肩北上广深,你城市的灯光够亮吗?

  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秘密。高清卫星夜间地图上,郑州城市光亮度是以京广、陇海铁路线交会点为中心,呈伞状向外放射性延伸,恰好印证了其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优势。

  近年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的首建优势在相对下降。这也促使河南走上了从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之路。仰望星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俯瞰大地,“铁公机海”多式联运是大势所趋;聚焦网端,大数据助推一键联全球。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东方说,全国交通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提速,郑州要避免通道经济,建设枢纽经济,就必须在集聚资源后加快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门户要足够美,才有吸引力。

  穿越历史的漫长岁月,环境是一座城市辨识度最高的标签。大城市一直是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在北上广深之外,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也开始盛行,郑州就是一座“95后”“00后”口中的“新一线城市”。

  “就业机会多,饮食口味适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少“京漂”“沪漂”或南下、或北上,回到老家创业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潜心做优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郑州就会如磁石,孕育和吸引优秀的企业,不断吸引优秀的人。

  “郑龙头”怎么扬

  “城市变得越来越大,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实力变得越来越强,成绩令人可喜,变化让人自豪。但对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还需‘鼓劲加油’,付出更大努力。”这是今年4月省长陈润儿在郑州调研时的寄语。

  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资源”,更意味着“责任”。郑州需要再出发,以更高的站位倒逼自我提升,在服务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龙头”怎么扬?从现在起,这一张答卷,要靠一亿中原儿女共同书写。

  ——以开放强基固本,先进制造业是支撑点。

  智能手机缔造了从“苹果”到“果园”的产业神话,宇通、上汽等汽车产业成长为工业的中流砥柱,中铁盾构引领的装备制造在世界崭露头角……郑州既以“商都”闻名,也靠工业强市。

  制造业是城市重要的“生长基因”。即便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上海,也标明先进制造业比重不能低于25%的“底线”。对比中西部的武汉、成都,先进制造业体量不大、结构不优、动力不足是郑州的“短板”。

  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说,郑州经济总量要在确保质效的前提下实现较快增速,争取国内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关键。

  ——以开放推动创新,聚科教资源是突破点。顶尖人才在哪里,“硅谷”就在哪里。

  今天的郑州,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人才,面向全球发布“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就是为了吸引天下英才而用之。

  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说,除了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之外,郑州亟待补齐的短板是“大院大所”。

  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圳,通过合作办学或新建校区的方式,将北大、清华、中山等名校资源纳入囊中。郑州能不能从中悟到些什么?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河南)大学有望落地,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开始招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分所等科研机构纷纷成立。

  ——以开放接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发力点。

  城镇化率突破70%以后,这座城市该如何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迎伟说,人口流动将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开始进入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

  有几个时间节点,看似巧合,却意味深长。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年,郑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紧接着,郑州打破区域发展的边界,构建“半小时”轨道核心圈,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毗邻城市共建郑州大都市区,以全省8.7%的面积,集聚了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

  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中心城市,都是在不断吸纳周边资源要素的过程中长成的。郑州市域面积约为西安的七成、成都的一半,优化城镇空间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演绎出无数精彩纷呈的发展故事。

  伟大的城市,都是时间的作品。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未来。

  策划:河南日报编委会

  执笔:万川明芦瑞赵振杰栾姗孙静逯彦萃宋敏

  统筹:张学文郭津柯杨


新闻编辑:赵银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新闻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