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国家公祭:在历史的天空下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更新时间:2017-12-14 10:01: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今天——2017年12月13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刺破天空,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接,时间与空间的再次凝固,鲜明地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一路走来的曲折和胜利、苦难与辉煌,带着历史的启迪,我们阔步行进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图为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网 席航飞 摄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与南京市人民群众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时,80年前那反人类的极端罪恶灭绝人性、令人发指,更警示着我们要居安思危。 

  今天南京的天气显得更加阴冷,沉痛的历史记忆在人们的心头再次浮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苦难深重,中国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极端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连日来,南京城笼罩着略显沉闷的气息。在侵华日军江东门大屠杀惨案发生地,在莫愁湖畔和平广场,在紫金山麓,在中华门城墙边,市民们以各种形式祭奠亡灵、告慰先烈 

  《铭记·1937·南京大屠杀》大型历史组画震撼展开,60米长组画再现80年前的悲怆与不屈“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举行七场读书会,朗诵《拉贝日记》中小学“国家公祭读本”市级示范课展示,45个孩子齐诵《和平宣言》,听课的老师红了眼眶。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2月10日,日本老兵之子田中信幸来宁捐赠其父从军日记影印件、信件、影集、勋章等300多件物品,面对受害者后人他鞠躬致歉。他说“我的父亲武藤秋一,作为日军第六师团的一名士兵参加了针对南京人民的侵略加害行为,对此我表示深刻的反省和谢罪。” 

  历史,早就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这一极端恶行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但在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妄图否认罪责、否认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再度甚嚣尘上。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图为全场默哀。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这句,提醒着世人“铭记”的深刻意义。 

  80年过去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早已在历史尘埃中淹没,但中华门城墙上密集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城内呼天抢地的哀号早已随风而逝,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尚在。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必须真实,必须清晰。历史不会因时代沧桑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颠倒黑白的抵赖而消失。一个民族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前进,才不会背叛,只有面对历史的真实性才能放下包袱,有所作为。 

  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式上升为“人类记忆”。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我们缅怀历史,不是为了增加仇恨,而是激发珍爱和平、砥砺复兴的动力。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的名义召唤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走进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当年四万万同胞戮力同心,外侮日寇,内惩国贼,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民族屈辱,开启了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今天,我们站在又一个历史交汇点,新时代的使命已然到来,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缅怀英烈中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在国家公祭日,我们以中国的名义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的基石,世界各国人民更要团结起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犯下的极端罪行不是哪一个民族的教训,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教训。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期盼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复兴。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懂得铭记历史、不忘屈辱的意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抵御侵略、争取和平的信心。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今天,我们缅怀逝者、告慰先烈感恩友人、昭告世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深知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图片来源:网络图 网友自发创作的朋友圈“刷屏”图片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此时此刻,我们庄严昭告世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是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坚决践行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未来!(蔡恩泽、王凤标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国家公祭:在历史的天空下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2017-12-14 10:01: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今天——2017年12月13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刺破天空,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接,时间与空间的再次凝固,鲜明地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一路走来的曲折和胜利、苦难与辉煌,带着历史的启迪,我们阔步行进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图为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网 席航飞 摄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与南京市人民群众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时,80年前那反人类的极端罪恶灭绝人性、令人发指,更警示着我们要居安思危。 

  今天南京的天气显得更加阴冷,沉痛的历史记忆在人们的心头再次浮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苦难深重,中国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极端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连日来,南京城笼罩着略显沉闷的气息。在侵华日军江东门大屠杀惨案发生地,在莫愁湖畔和平广场,在紫金山麓,在中华门城墙边,市民们以各种形式祭奠亡灵、告慰先烈 

  《铭记·1937·南京大屠杀》大型历史组画震撼展开,60米长组画再现80年前的悲怆与不屈“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举行七场读书会,朗诵《拉贝日记》中小学“国家公祭读本”市级示范课展示,45个孩子齐诵《和平宣言》,听课的老师红了眼眶。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2月10日,日本老兵之子田中信幸来宁捐赠其父从军日记影印件、信件、影集、勋章等300多件物品,面对受害者后人他鞠躬致歉。他说“我的父亲武藤秋一,作为日军第六师团的一名士兵参加了针对南京人民的侵略加害行为,对此我表示深刻的反省和谢罪。” 

  历史,早就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这一极端恶行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但在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妄图否认罪责、否认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再度甚嚣尘上。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图为全场默哀。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这句,提醒着世人“铭记”的深刻意义。 

  80年过去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早已在历史尘埃中淹没,但中华门城墙上密集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城内呼天抢地的哀号早已随风而逝,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尚在。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必须真实,必须清晰。历史不会因时代沧桑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颠倒黑白的抵赖而消失。一个民族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前进,才不会背叛,只有面对历史的真实性才能放下包袱,有所作为。 

  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式上升为“人类记忆”。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我们缅怀历史,不是为了增加仇恨,而是激发珍爱和平、砥砺复兴的动力。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的名义召唤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走进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当年四万万同胞戮力同心,外侮日寇,内惩国贼,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民族屈辱,开启了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今天,我们站在又一个历史交汇点,新时代的使命已然到来,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缅怀英烈中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在国家公祭日,我们以中国的名义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的基石,世界各国人民更要团结起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犯下的极端罪行不是哪一个民族的教训,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教训。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切期盼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复兴。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懂得铭记历史、不忘屈辱的意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抵御侵略、争取和平的信心。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今天,我们缅怀逝者、告慰先烈感恩友人、昭告世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深知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图片来源:网络图 网友自发创作的朋友圈“刷屏”图片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此时此刻,我们庄严昭告世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是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坚决践行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未来!(蔡恩泽、王凤标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