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砥砺五年 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实践
更新时间:2017-10-13 14:38: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年时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的这一做法,不仅表明了中国主动承担的负责态度,给世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实践。

  近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不仅自身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惠及世界各国。在这一进程中,新的特点不断出现。

  首先,中国的开放由“摸着石头过河”转向制度性开放。我国正在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等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这些改革创新既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制度开放红利,又为全球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其次,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开放向服务业为主的开放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积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并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此外,由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变。在我国完成入世承诺之前,我国开放进程始终伴随着国际“倒逼”现象,外部压力不断转化为进一步开放的动力。尽管目前我国已建设成为全球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但对外开放步伐仍没有停滞,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典型举措。

  以此来看,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我国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深层次推动改革发展和多领域促进互利共赢的客观需要。因此,在这些新特点、新形势下,中国要想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各种障碍,需要更加坚定地坚持“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新的开放理念引领未来发展。(作者:连俊)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砥砺五年 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实践
2017-10-13 14:38: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年时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的这一做法,不仅表明了中国主动承担的负责态度,给世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实践。

  近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不仅自身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惠及世界各国。在这一进程中,新的特点不断出现。

  首先,中国的开放由“摸着石头过河”转向制度性开放。我国正在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等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这些改革创新既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制度开放红利,又为全球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其次,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开放向服务业为主的开放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积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并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此外,由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变。在我国完成入世承诺之前,我国开放进程始终伴随着国际“倒逼”现象,外部压力不断转化为进一步开放的动力。尽管目前我国已建设成为全球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但对外开放步伐仍没有停滞,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典型举措。

  以此来看,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我国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深层次推动改革发展和多领域促进互利共赢的客观需要。因此,在这些新特点、新形势下,中国要想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各种障碍,需要更加坚定地坚持“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新的开放理念引领未来发展。(作者:连俊)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