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17-6-2 8:38:1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治国理政进行时

  原标题: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记者 先朝阳 通讯员 焦敏龙

  香包刺绣被誉为庆阳历史的“活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市香包刺绣公司已有数百家,民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流传千年的香包刺绣品已成为庆阳市最响亮的一张文化名片。

  小香包闯出了大市场。如今,香包刺绣产业不仅成为庆阳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提高庆阳文化软实力、产业硬实力的一项重要抓手。

  庆阳是周祖农耕文化的源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赋予了庆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数量丰富、价值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县道情皮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庆阳民俗文化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多达33项。庆阳先后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皮影艺术之乡”等10多项称号。

  千百年来,庆阳人民在耕作之余,就是用朴拙的香包、喜庆的剪纸、粗犷的民歌表达着他们的喜乐。这些艺术的共同特点是:原始古朴、底蕴丰厚、民间特色浓郁、乡土气息强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同时,也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培育主体、产业化经营、实现富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把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节会为主体,努力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3届农耕文化节、15届香包节和3届道情皮影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为庆阳民俗文化交流、展示、宣传、推介的重要平台,对庆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利用节会的助推,庆阳市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和提速发展积累了经验,初步形成了以香包刺绣、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广告创意设计、新闻出版、文化会展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达203家,其中独立注册使用商标的公司就有14家。全市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产品900多万件,远销到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多元。

  为了把淳厚的民俗风情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经济支撑,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庆阳市坚持强化“四项措施”抓保障,注重“四个方向”促发展,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强化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方面,庆阳市首先从健全机制,搞好顶层设计入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文化大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两个协调推进小组。围绕文化大市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研究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意见和方案,明确了任务分解表和实施的“路线图”。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列支70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并与金融单位沟通衔接,争取信贷支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庆阳市还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融资等13亿元,用于推动优秀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突破突围。市里对投资发展文化产业的项目,放宽市场准入,优先提供用地,实行税费优惠。这些政策为文化大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助推文化产品营销,庆阳市政府积极搭建销售平台,一方面通过连续举办香包节、农耕文化节和皮影艺术节等节会活动,组织8县区企业和生产大户集中销售,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民俗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博会、非遗节、商品订货会和商品交易会等。

  去年3月,由庆阳凌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庆阳香包精品店”落户首都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当年4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庆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荷包飘香百年高校”——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走进北京大学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赛克勒博物馆举行。清香四溢的荷包、精美绝伦的刺绣、充满灵性的剪纸、凝聚智慧的皮影……1000多件饱含着庆阳精神、庆阳元素的民俗文化作品参展,让前来参观的北大师生感受到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独有魅力。

  民俗产品只有“走出去”,才能对接大市场。去年端午节前夕,庆阳市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推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这次研讨会上展出了500多件庆阳精品香包,现场解说和实物展示相辅相成,让庆阳香包真正走进了在座的每一位嘉宾内心,7个相关文化产业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协议金额达366.17亿元。近日,庆城县香包绣制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贺庆春应邀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系讲堂作了题为“非遗文化与民俗童装系列产品”的讲座,陇东民间艺术登上海滨城市高校的讲堂,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此外,为了增强庆阳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庆阳市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研发民俗文化新产品50余件,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庆阳香包创意设计大赛,先后评出50多项庆阳香包创意设计奖。

  在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庆阳市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产品研发优势,市里连续四年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共同设计研发新产品,目前设计研发了“丝绸之路人偶系列”“黄河古象系列”“皮影小剧场系列”“回娘家人偶系列”等新产品,市场效益明显。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占领市场高地。

  在民俗文化从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全市8县区连续4年培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6万人次,对全市文化产业管理人员、企业厂长经理、香包刺绣皮影剪纸技术能手3个层次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了轮训。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赴庆阳就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香包生产设计等举办讲座、培训,组织部分工艺美术大师、民俗企业管理人员赴中国美院进行学习深造。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民间艺术大师125名、省市级民间艺术大师近千名。

  在庆阳,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业也被称为“炕头经济”,主要生产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主体是广大农村妇女,公司将生产任务分解到乡镇一级的生产基地,基地再将任务分解到农户,农户加工生产后再逐级上交公司。香包刺绣产业还通过“能人带动”模式,靠民间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动周边妇女组织生产。目前,全市多位香包刺绣大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领农村妇女从事香包设计、制作、销售,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设计、构图、购料、制作、运输、销售的香包专业人才队伍。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2017-6-2 8:38:1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治国理政进行时

  原标题: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记者 先朝阳 通讯员 焦敏龙

  香包刺绣被誉为庆阳历史的“活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市香包刺绣公司已有数百家,民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流传千年的香包刺绣品已成为庆阳市最响亮的一张文化名片。

  小香包闯出了大市场。如今,香包刺绣产业不仅成为庆阳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提高庆阳文化软实力、产业硬实力的一项重要抓手。

  庆阳是周祖农耕文化的源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赋予了庆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数量丰富、价值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县道情皮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庆阳民俗文化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多达33项。庆阳先后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皮影艺术之乡”等10多项称号。

  千百年来,庆阳人民在耕作之余,就是用朴拙的香包、喜庆的剪纸、粗犷的民歌表达着他们的喜乐。这些艺术的共同特点是:原始古朴、底蕴丰厚、民间特色浓郁、乡土气息强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同时,也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培育主体、产业化经营、实现富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把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节会为主体,努力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3届农耕文化节、15届香包节和3届道情皮影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为庆阳民俗文化交流、展示、宣传、推介的重要平台,对庆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利用节会的助推,庆阳市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和提速发展积累了经验,初步形成了以香包刺绣、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广告创意设计、新闻出版、文化会展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达203家,其中独立注册使用商标的公司就有14家。全市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产品900多万件,远销到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多元。

  为了把淳厚的民俗风情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经济支撑,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庆阳市坚持强化“四项措施”抓保障,注重“四个方向”促发展,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强化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方面,庆阳市首先从健全机制,搞好顶层设计入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文化大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两个协调推进小组。围绕文化大市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研究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意见和方案,明确了任务分解表和实施的“路线图”。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列支70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并与金融单位沟通衔接,争取信贷支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庆阳市还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融资等13亿元,用于推动优秀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突破突围。市里对投资发展文化产业的项目,放宽市场准入,优先提供用地,实行税费优惠。这些政策为文化大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助推文化产品营销,庆阳市政府积极搭建销售平台,一方面通过连续举办香包节、农耕文化节和皮影艺术节等节会活动,组织8县区企业和生产大户集中销售,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民俗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博会、非遗节、商品订货会和商品交易会等。

  去年3月,由庆阳凌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的“庆阳香包精品店”落户首都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当年4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庆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荷包飘香百年高校”——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走进北京大学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赛克勒博物馆举行。清香四溢的荷包、精美绝伦的刺绣、充满灵性的剪纸、凝聚智慧的皮影……1000多件饱含着庆阳精神、庆阳元素的民俗文化作品参展,让前来参观的北大师生感受到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独有魅力。

  民俗产品只有“走出去”,才能对接大市场。去年端午节前夕,庆阳市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推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这次研讨会上展出了500多件庆阳精品香包,现场解说和实物展示相辅相成,让庆阳香包真正走进了在座的每一位嘉宾内心,7个相关文化产业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协议金额达366.17亿元。近日,庆城县香包绣制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贺庆春应邀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系讲堂作了题为“非遗文化与民俗童装系列产品”的讲座,陇东民间艺术登上海滨城市高校的讲堂,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此外,为了增强庆阳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庆阳市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研发民俗文化新产品50余件,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庆阳香包创意设计大赛,先后评出50多项庆阳香包创意设计奖。

  在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庆阳市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产品研发优势,市里连续四年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共同设计研发新产品,目前设计研发了“丝绸之路人偶系列”“黄河古象系列”“皮影小剧场系列”“回娘家人偶系列”等新产品,市场效益明显。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占领市场高地。

  在民俗文化从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全市8县区连续4年培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6万人次,对全市文化产业管理人员、企业厂长经理、香包刺绣皮影剪纸技术能手3个层次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了轮训。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赴庆阳就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香包生产设计等举办讲座、培训,组织部分工艺美术大师、民俗企业管理人员赴中国美院进行学习深造。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民间艺术大师125名、省市级民间艺术大师近千名。

  在庆阳,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业也被称为“炕头经济”,主要生产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主体是广大农村妇女,公司将生产任务分解到乡镇一级的生产基地,基地再将任务分解到农户,农户加工生产后再逐级上交公司。香包刺绣产业还通过“能人带动”模式,靠民间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动周边妇女组织生产。目前,全市多位香包刺绣大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领农村妇女从事香包设计、制作、销售,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设计、构图、购料、制作、运输、销售的香包专业人才队伍。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