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蜱虫所引起疑似无形体病已在6省市发现
更新时间:2010-9-9 8:55:44    来源:腾讯网

全沟硬蜱

全沟硬蜱

5月14日,商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麻疹和无形体病的培训。

5月14日,商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麻疹和无形体病的培训。

■ 核心提示

在河南商城县出现蜱虫灾害后,河南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讲述了国内研究无形体病的进展。

2006年,安徽出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该病可通过蜱虫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会产生并发症,最后死亡。

卫生部于2008年2月已制定了“无形体病的预防指南”,各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识别能力,规范治疗行为。

中国疾控部门已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合作,研究该病的病原体,但至今未将其分离出。

黄玉浩 河南郑州报道

9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召开了一场新闻通气会,当地疾控专家告诉媒体,正在当地传播的疑似无形体病,目前尚无法从根源上预防。

这是从2007年,当地发现第一起疑似病例后,官方第一次就该病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夏天,在国家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信阳对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医生,集体进行了防治无形体病的培训。

更多的民众,直到今年夏天,地方出现死亡病例后,才开始对无形体病有所了解。

发现:4年前安徽首例

国内有六个省市发生过疑似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严格来说,所有的无形体病患者,都是疑似病例。”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说,中国一直没有从无形体病疑似患者和蜱的身上分离出病原体,使该病的治疗缺少明确的诊断依据。

无形体病的全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1994年在国外被发现。最初,病原体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它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在欧洲,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

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

信阳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沈大勇介绍,国内有六个省市发生过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卫生部自2008年就下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中称,国内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介绍,为了成功分离无形体病的病原体,中国疾控部门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支持。

这项工作由卫生部国际合作司管理,还获得了国家的项目资金。但目前无形体病的病原体还未分离出来。

传播:可通过血液传播

安徽病例显示,与疑似无形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9人均发病,他们是家属和医护人员

卫生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

它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

据专家介绍,信阳山区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蜱学名叫全沟硬蜱,以吸血为生。这种蜱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

信阳当地盛产“信阳毛尖”绿茶,大多数茶农的腿上,都有被蜱咬后留下的伤疤。在村里每条狗的肚皮上,也经常可以翻检到蜱。

除了无形体病,蜱虫还可以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莱姆病等,这些病症状有部分类似之处,也给蜱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许汴利说,除了曾发病的信阳和南阳山区外,该省并没有对其他地方的医疗机构进行同样的培训和监测。

据专家介绍,安徽首例疑似病例就显示了该病的传染性。安徽广德县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死亡,也敲响了蜱传无形体病的警钟。

在发病前,此人曾被蜱虫咬伤右踝关节。他死后两天,在其治疗的安徽省芜湖市戈矶山医院,有9名与其有过密切接触者发病,其中家属5名,医护人员4名。

在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看来,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但这就如蚊子一样,“你明明知道它会传播疾病,却没办法将它灭绝”。

预防:避蚊剂能防蜱

卫生部2008年就已要求,各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识别能力,规范治疗行为

在2007年之前,许汴利还没有听说过无形体病。“这病在教科书上没有记载,人类对它的研究很有限。”

但是通过对“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研究后,许汴利明白该病也是可防可控的。

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蜱的暴露。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卫生部的“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中要求,各地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能力,规范其治疗行为;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

据接受过培训的医生说,出现暴发疫情时,应采取灭杀蜱、鼠和环境清理等措施,降低环境中蜱和鼠的密度。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不需要对病人实施隔离。

治疗:早发现是关键

专家介绍,发烧后要密切注意血小板是否减少,延误治疗会引起并发症

在2007年,河南省疾控中心收到信阳上报的三个疑难病例。三个患者都是不明原因的高烧,伴严重的胃肠疾病。经检测,他们的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有明显的减少。

“我们就组织了会诊,接触到了无形体病这个新病。”许汴利说,信阳的三个患者,是河南最早的疑似病例。

解放军154医院,是信阳治疗无形体病的定点医院之一。据该院感染科主任崔宁介绍,两三年来,在春天到秋天,不断有农民来院治疗无形体病。到2009年,病人开始明显增多。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治好了一百多个病人。”8月27日下午,崔宁说。

国家疾控中心的培训资料上显示,该病感染人群范围很广。以17起疑似病例为例,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19岁,40—60岁居多;都是农民,9男8女。

据了解,该病很容易出现误诊。若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

崔宁认为若早发现了,就能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

通常用的抗生素有两种,四环素和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

“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中说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信阳解放军154医院的崔宁说,只要医务人员重视,这个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新闻编辑:石媛媛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蜱虫所引起疑似无形体病已在6省市发现
2010-9-9 8:55:44    来源:腾讯网

全沟硬蜱

全沟硬蜱

5月14日,商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麻疹和无形体病的培训。

5月14日,商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麻疹和无形体病的培训。

■ 核心提示

在河南商城县出现蜱虫灾害后,河南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讲述了国内研究无形体病的进展。

2006年,安徽出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该病可通过蜱虫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会产生并发症,最后死亡。

卫生部于2008年2月已制定了“无形体病的预防指南”,各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识别能力,规范治疗行为。

中国疾控部门已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合作,研究该病的病原体,但至今未将其分离出。

黄玉浩 河南郑州报道

9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召开了一场新闻通气会,当地疾控专家告诉媒体,正在当地传播的疑似无形体病,目前尚无法从根源上预防。

这是从2007年,当地发现第一起疑似病例后,官方第一次就该病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夏天,在国家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信阳对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医生,集体进行了防治无形体病的培训。

更多的民众,直到今年夏天,地方出现死亡病例后,才开始对无形体病有所了解。

发现:4年前安徽首例

国内有六个省市发生过疑似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严格来说,所有的无形体病患者,都是疑似病例。”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说,中国一直没有从无形体病疑似患者和蜱的身上分离出病原体,使该病的治疗缺少明确的诊断依据。

无形体病的全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1994年在国外被发现。最初,病原体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它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在欧洲,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

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

信阳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沈大勇介绍,国内有六个省市发生过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卫生部自2008年就下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中称,国内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介绍,为了成功分离无形体病的病原体,中国疾控部门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支持。

这项工作由卫生部国际合作司管理,还获得了国家的项目资金。但目前无形体病的病原体还未分离出来。

传播:可通过血液传播

安徽病例显示,与疑似无形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9人均发病,他们是家属和医护人员

卫生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

它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

据专家介绍,信阳山区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蜱学名叫全沟硬蜱,以吸血为生。这种蜱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

信阳当地盛产“信阳毛尖”绿茶,大多数茶农的腿上,都有被蜱咬后留下的伤疤。在村里每条狗的肚皮上,也经常可以翻检到蜱。

除了无形体病,蜱虫还可以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莱姆病等,这些病症状有部分类似之处,也给蜱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许汴利说,除了曾发病的信阳和南阳山区外,该省并没有对其他地方的医疗机构进行同样的培训和监测。

据专家介绍,安徽首例疑似病例就显示了该病的传染性。安徽广德县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死亡,也敲响了蜱传无形体病的警钟。

在发病前,此人曾被蜱虫咬伤右踝关节。他死后两天,在其治疗的安徽省芜湖市戈矶山医院,有9名与其有过密切接触者发病,其中家属5名,医护人员4名。

在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看来,蜱是一种很危险的毒虫,但这就如蚊子一样,“你明明知道它会传播疾病,却没办法将它灭绝”。

预防:避蚊剂能防蜱

卫生部2008年就已要求,各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识别能力,规范治疗行为

在2007年之前,许汴利还没有听说过无形体病。“这病在教科书上没有记载,人类对它的研究很有限。”

但是通过对“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研究后,许汴利明白该病也是可防可控的。

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蜱的暴露。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卫生部的“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中要求,各地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能力,规范其治疗行为;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

据接受过培训的医生说,出现暴发疫情时,应采取灭杀蜱、鼠和环境清理等措施,降低环境中蜱和鼠的密度。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不需要对病人实施隔离。

治疗:早发现是关键

专家介绍,发烧后要密切注意血小板是否减少,延误治疗会引起并发症

在2007年,河南省疾控中心收到信阳上报的三个疑难病例。三个患者都是不明原因的高烧,伴严重的胃肠疾病。经检测,他们的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有明显的减少。

“我们就组织了会诊,接触到了无形体病这个新病。”许汴利说,信阳的三个患者,是河南最早的疑似病例。

解放军154医院,是信阳治疗无形体病的定点医院之一。据该院感染科主任崔宁介绍,两三年来,在春天到秋天,不断有农民来院治疗无形体病。到2009年,病人开始明显增多。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治好了一百多个病人。”8月27日下午,崔宁说。

国家疾控中心的培训资料上显示,该病感染人群范围很广。以17起疑似病例为例,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19岁,40—60岁居多;都是农民,9男8女。

据了解,该病很容易出现误诊。若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

崔宁认为若早发现了,就能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并发症。

通常用的抗生素有两种,四环素和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或四环素治疗疗程不少于7天。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3天,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各种酶学指标基本正常,症状完全改善。

“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中说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信阳解放军154医院的崔宁说,只要医务人员重视,这个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新闻编辑:石媛媛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