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台湾青年:看见大陆新颜值 感受两岸真情谊
更新时间:2023-5-10 16:11:10    来源:焦作晚报

“12个昼夜穿行多地,为我拨开神州大地的面纱”“丰饶的历史记忆、蓬勃的生命力、人与人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使我一往情深”“大陆民众诚挚友好,让我非常温暖”“此行毕生难忘”……

今年3月底至4月初,马英九赴大陆参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到访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并在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与大陆学生交流。近期,多位台湾青年在岛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仍沉浸在这趟特殊旅程带来的感动和兴奋之中。他们表示,亲身感受大陆现代化建设,同大陆青年坦诚互动,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大陆“新旧并茂、古今并存”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学生周永秦2018年曾赴山东参访,今年此行则让他领略了大陆更多省、市的繁华、创新与活力。

“时隔4年多,大陆给我全然不同的新颖体验。”周永秦说。大陆的硬件建设比想象中还要发达与先进,城市规划之整齐、高楼之雄伟、高铁之舒适,建立了他对大陆的新印象,让他赞叹不已。

台湾政治大学学生雍伯康是第一次到访大陆,此前他便听闻大陆交通网、摩天高楼等建设非常现代化。“此次实地走访,证实了我对大陆现代化发展的想象。”他说。参访的城市发展相当成熟,仍有许多建设在进行。大陆发展真是以“进步进步再进步”为目标。

“每次到大陆,都觉得都市规划越来越先进。”曾多次到过大陆的台湾政治大学学生袁筱婷感叹。经过历史的淬炼,大陆如今的面貌证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生不息的。

台湾大学学生何嘉霖多年前曾随父母来大陆探亲,此行为她打开了观察大陆的新视野。在她看来,参访的每个城市都给人“新旧并茂、古今并存”的感觉。“在南京,明明上一秒还走在中山路上,看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下一秒就可以走进秦淮河畔,好像穿梭千年,跟古人在一起的感觉。大陆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文化保存,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让我很惊喜。”何嘉霖说。

“大九学堂”二期学员郭晏婕表示,此行参观了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景点和建筑。这些地方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文化遗址、文物和艺术品,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得以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源头、发展历程及精髓。

青年交流“浑然天成”

在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三场座谈后,周永秦的微信好友里增加了50多个大陆青年朋友。回台湾后,他一直与大陆同龄人保持联络,分享各自的生活、课业和未来规划等。

“三场交流,可谓‘浑然天成,欲罢不能’。”周永秦说,“之前访问山东院校时,就真切感受到了和大陆朋友互动自在、热情、亲切,没有隔阂。此次交流依然热切自然,让我感动和不舍。”每次座谈后,两岸学生都热情交换联络方式,合影留念。

大学生活、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旅行、影视剧等,是两岸青年交流时的热门话题。台湾大学学生徐玺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喜欢古装剧。在复旦大学交流时,她说很想沿丝绸之路旅行,大陆同学便分享了相关经验,还帮着规划行程。

“一路走来,感受很深的就是,无论大陆同学还是工作人员,都是以真诚互动的心态在交流。”徐玺说。

“会后的微信交流中,大陆同学邀我再去找他们玩,给我介绍、推荐他们居住城市的景点与名产……种种细节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大陆同学的热情友好。”雍伯康说。他希望今后两岸青年有更多交流机会,增进对彼此生活等方面的了解。

“常来常往,两岸会越来越好”

在湖南大学交流时,一位大陆同学向何嘉霖提问,想了解中华文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何嘉霖回答:“我们中秋节也吃月饼,小时候背诵朱子格言,长大后也读金庸,中华文化已内在于我的喜怒哀乐,塑造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在和大陆同学交流时,无论聊生活还是学业,我得到了很多共鸣。这样的沟通,对我们年轻人是很有帮助的。”何嘉霖说。

交流时间太短,几乎是所有受访台湾青年的共同“抱怨”。他们期盼两岸能组织更深入的专题性的青年交流,建议通过“换宿”等方式深入了解大陆家庭生活,也希望有更多大陆学生到台湾参访交流……

“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两岸青年能保有友好空间,改善两岸关系之路必然可期。”周永秦说。

“两岸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宏愿,往往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念之间。感谢这趟访问为我提振信心,我确信这是一个起点,多谈你,多谈我,多谈‘我们’,未来的日子常来常往,两岸一定会越来越好。”何嘉霖说。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台湾青年:看见大陆新颜值 感受两岸真情谊
    2023-5-10 16:11:10    来源:焦作晚报

    “12个昼夜穿行多地,为我拨开神州大地的面纱”“丰饶的历史记忆、蓬勃的生命力、人与人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使我一往情深”“大陆民众诚挚友好,让我非常温暖”“此行毕生难忘”……

    今年3月底至4月初,马英九赴大陆参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到访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并在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与大陆学生交流。近期,多位台湾青年在岛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仍沉浸在这趟特殊旅程带来的感动和兴奋之中。他们表示,亲身感受大陆现代化建设,同大陆青年坦诚互动,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大陆“新旧并茂、古今并存”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学生周永秦2018年曾赴山东参访,今年此行则让他领略了大陆更多省、市的繁华、创新与活力。

    “时隔4年多,大陆给我全然不同的新颖体验。”周永秦说。大陆的硬件建设比想象中还要发达与先进,城市规划之整齐、高楼之雄伟、高铁之舒适,建立了他对大陆的新印象,让他赞叹不已。

    台湾政治大学学生雍伯康是第一次到访大陆,此前他便听闻大陆交通网、摩天高楼等建设非常现代化。“此次实地走访,证实了我对大陆现代化发展的想象。”他说。参访的城市发展相当成熟,仍有许多建设在进行。大陆发展真是以“进步进步再进步”为目标。

    “每次到大陆,都觉得都市规划越来越先进。”曾多次到过大陆的台湾政治大学学生袁筱婷感叹。经过历史的淬炼,大陆如今的面貌证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生不息的。

    台湾大学学生何嘉霖多年前曾随父母来大陆探亲,此行为她打开了观察大陆的新视野。在她看来,参访的每个城市都给人“新旧并茂、古今并存”的感觉。“在南京,明明上一秒还走在中山路上,看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下一秒就可以走进秦淮河畔,好像穿梭千年,跟古人在一起的感觉。大陆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文化保存,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让我很惊喜。”何嘉霖说。

    “大九学堂”二期学员郭晏婕表示,此行参观了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景点和建筑。这些地方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文化遗址、文物和艺术品,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得以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源头、发展历程及精髓。

    青年交流“浑然天成”

    在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三场座谈后,周永秦的微信好友里增加了50多个大陆青年朋友。回台湾后,他一直与大陆同龄人保持联络,分享各自的生活、课业和未来规划等。

    “三场交流,可谓‘浑然天成,欲罢不能’。”周永秦说,“之前访问山东院校时,就真切感受到了和大陆朋友互动自在、热情、亲切,没有隔阂。此次交流依然热切自然,让我感动和不舍。”每次座谈后,两岸学生都热情交换联络方式,合影留念。

    大学生活、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旅行、影视剧等,是两岸青年交流时的热门话题。台湾大学学生徐玺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喜欢古装剧。在复旦大学交流时,她说很想沿丝绸之路旅行,大陆同学便分享了相关经验,还帮着规划行程。

    “一路走来,感受很深的就是,无论大陆同学还是工作人员,都是以真诚互动的心态在交流。”徐玺说。

    “会后的微信交流中,大陆同学邀我再去找他们玩,给我介绍、推荐他们居住城市的景点与名产……种种细节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大陆同学的热情友好。”雍伯康说。他希望今后两岸青年有更多交流机会,增进对彼此生活等方面的了解。

    “常来常往,两岸会越来越好”

    在湖南大学交流时,一位大陆同学向何嘉霖提问,想了解中华文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何嘉霖回答:“我们中秋节也吃月饼,小时候背诵朱子格言,长大后也读金庸,中华文化已内在于我的喜怒哀乐,塑造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在和大陆同学交流时,无论聊生活还是学业,我得到了很多共鸣。这样的沟通,对我们年轻人是很有帮助的。”何嘉霖说。

    交流时间太短,几乎是所有受访台湾青年的共同“抱怨”。他们期盼两岸能组织更深入的专题性的青年交流,建议通过“换宿”等方式深入了解大陆家庭生活,也希望有更多大陆学生到台湾参访交流……

    “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两岸青年能保有友好空间,改善两岸关系之路必然可期。”周永秦说。

    “两岸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宏愿,往往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念之间。感谢这趟访问为我提振信心,我确信这是一个起点,多谈你,多谈我,多谈‘我们’,未来的日子常来常往,两岸一定会越来越好。”何嘉霖说。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