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中国经验助力共创“无疟世界”
更新时间:2023-4-27 10:29:3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迎来春夏季节,草木繁茂、蚊虫增多,小小的蚊子却可能导致严重的传染病——疟疾。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2.47亿例疟疾病例。

  日前,“一带一路”十周年世界防治疟疾日专题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抗疟经验怎样助力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创建“无疟世界”还有哪些困难?来自公共卫生、医疗、企业各界的专家代表们齐聚上海,共同建言献策。

  (小标题)助力全球抗疟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气候终年湿热、长期无法陪伴家人、当地人群疟疾发病率极高……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抗疟援外团队的一员,马雪娇已赴非洲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地连续6年参与援非工作。回首援非岁月,她告诉记者,“当孩子们光着脚丫跑向我,围在我身边,他们的热情与童真,让我觉得疟疾不再那么可怕。中国疾控人不远万里来到非洲,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拉近中国和世界的距离。”

  反复寒战、高热,多种并发症同时发作,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疟疾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环球同此凉热,我国用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加强与全球疟疾流行严重国家地区间的公共卫生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抗疟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由我国科学家率先发现并提取出的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2023年1月,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在埃塞俄比亚落成;在科摩罗,中方医疗疾控专家培训了4000余名掌握疟疾防治知识的当地医疗卫生人员;在缅甸,持续推进中国援缅疾控中心项目建设……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我国持续加强与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双多边国际合作,为全球根除疟疾贡献中国力量。

  (小标题)创新中国经验 持续提升抗疟科技力量

  “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数十年的持续精准防控。”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评价中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病例,到如今消除疟疾,我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副所长肖宁说,通过与当事国现实情况充分结合,我国抗疟经验对疟疾流行国家地区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青蒿素、浸药蚊帐和“1-3-7”规范都是抗疟中国方案的重要实践。

  专家介绍,在防控模式方面,“1-3-7”规范是我国监测和消除疟疾的独有做法,指的是确诊后1日内完成疫情报告、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写入官方推荐的工作方案。

  2015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与坦桑尼亚卫生部门启动中坦疟疾防控试点项目。基于我国“1-3-7”规范,中坦专家团队共同开展前期调研,开发适合当地的基于社区的快速筛查治疗策略“1,7-mRCTR”,即循环巡查并收集医疗机构病例,分析找到发病率高的村落后在7天内完成人群筛查,对所有感染者进行治疗。

  项目验收数据显示,坦桑尼亚干预地区人群的患病率已从超30%下降到约3%,极大降低当地疟疾负担,创新性建立了适宜当地的疟疾防控模式。该策略目前已在赞比亚、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和地区推广。

  在药物方面,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青蒿素。时至今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成为疟疾标准治疗方法,使全球数百万人在过去20多年间避免死于疟疾。复星医药首席执行官文德镛介绍,截至2022年末,已向全球供应超2.8亿支自研国产的注射用青蒿琥酯。

  (小标题)“天下无疟”有挑战 防范疟疾输入再传播

  从3000万例到0的突破难能可贵,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0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约90%来自非洲地区,还有10%主要来自边境比邻的疟疾流行国家。防控措施稍有松懈,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

  夏刚表示,要高度重视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再传播的风险,针对我国疟疾防控新形势、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2023年4月,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快速精准、联防联控”工作原则,落实落细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措施。同时,持续提升疟疾防控专业队伍的战斗力,定期组织开展各级疾控机构疟疾防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我国消除疟疾后不能高枕无忧。疟原虫是最狡猾的病原体之一,抗药性产生的速率较快,所以新药研发不能中断,溯源技术水平也要加快提升。”海军军医大学教授潘卫庆说。

  进一步总结、提升中国抗疟的科技力量和经验方案,既有助于巩固中国消除疟疾的成果,也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消除疟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防疟产品和模式方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认可。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更好助力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说。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国经验助力共创“无疟世界”
    2023-4-27 10:29:3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迎来春夏季节,草木繁茂、蚊虫增多,小小的蚊子却可能导致严重的传染病——疟疾。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2.47亿例疟疾病例。

      日前,“一带一路”十周年世界防治疟疾日专题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抗疟经验怎样助力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创建“无疟世界”还有哪些困难?来自公共卫生、医疗、企业各界的专家代表们齐聚上海,共同建言献策。

      (小标题)助力全球抗疟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气候终年湿热、长期无法陪伴家人、当地人群疟疾发病率极高……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抗疟援外团队的一员,马雪娇已赴非洲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地连续6年参与援非工作。回首援非岁月,她告诉记者,“当孩子们光着脚丫跑向我,围在我身边,他们的热情与童真,让我觉得疟疾不再那么可怕。中国疾控人不远万里来到非洲,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拉近中国和世界的距离。”

      反复寒战、高热,多种并发症同时发作,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疟疾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环球同此凉热,我国用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加强与全球疟疾流行严重国家地区间的公共卫生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抗疟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由我国科学家率先发现并提取出的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2023年1月,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在埃塞俄比亚落成;在科摩罗,中方医疗疾控专家培训了4000余名掌握疟疾防治知识的当地医疗卫生人员;在缅甸,持续推进中国援缅疾控中心项目建设……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我国持续加强与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双多边国际合作,为全球根除疟疾贡献中国力量。

      (小标题)创新中国经验 持续提升抗疟科技力量

      “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数十年的持续精准防控。”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评价中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病例,到如今消除疟疾,我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副所长肖宁说,通过与当事国现实情况充分结合,我国抗疟经验对疟疾流行国家地区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青蒿素、浸药蚊帐和“1-3-7”规范都是抗疟中国方案的重要实践。

      专家介绍,在防控模式方面,“1-3-7”规范是我国监测和消除疟疾的独有做法,指的是确诊后1日内完成疫情报告、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写入官方推荐的工作方案。

      2015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与坦桑尼亚卫生部门启动中坦疟疾防控试点项目。基于我国“1-3-7”规范,中坦专家团队共同开展前期调研,开发适合当地的基于社区的快速筛查治疗策略“1,7-mRCTR”,即循环巡查并收集医疗机构病例,分析找到发病率高的村落后在7天内完成人群筛查,对所有感染者进行治疗。

      项目验收数据显示,坦桑尼亚干预地区人群的患病率已从超30%下降到约3%,极大降低当地疟疾负担,创新性建立了适宜当地的疟疾防控模式。该策略目前已在赞比亚、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和地区推广。

      在药物方面,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青蒿素。时至今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成为疟疾标准治疗方法,使全球数百万人在过去20多年间避免死于疟疾。复星医药首席执行官文德镛介绍,截至2022年末,已向全球供应超2.8亿支自研国产的注射用青蒿琥酯。

      (小标题)“天下无疟”有挑战 防范疟疾输入再传播

      从3000万例到0的突破难能可贵,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0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约90%来自非洲地区,还有10%主要来自边境比邻的疟疾流行国家。防控措施稍有松懈,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

      夏刚表示,要高度重视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再传播的风险,针对我国疟疾防控新形势、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2023年4月,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快速精准、联防联控”工作原则,落实落细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措施。同时,持续提升疟疾防控专业队伍的战斗力,定期组织开展各级疾控机构疟疾防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我国消除疟疾后不能高枕无忧。疟原虫是最狡猾的病原体之一,抗药性产生的速率较快,所以新药研发不能中断,溯源技术水平也要加快提升。”海军军医大学教授潘卫庆说。

      进一步总结、提升中国抗疟的科技力量和经验方案,既有助于巩固中国消除疟疾的成果,也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消除疟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防疟产品和模式方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认可。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更好助力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说。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