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技惊四座 中国“年轻工匠”对未来“不将就”
更新时间:2017-10-30 9:14:34    来源:新华网

       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在52名中国“年轻工匠”的奋力拼搏下,中国队在日前于阿联酋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位列金牌榜首位,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这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1岁,不少人是第一次出国,却技惊四方,一举扬威国际赛场。如此亮眼的成绩,与政府大力倡导、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努力分不开。

  首先,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使得以往社会上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悄然转变。

  特别是2016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促使中国出现更多技术能力相对较高的“新蓝领”,为中国制造迈上中高端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将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第二,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为培养和锻炼“新蓝领”提供了宝贵实践机会和物质保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指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教育培训、生产实践的设施设备一流,加之重视程度高,所以工人基础能力较强。“简单认为这次大赛的好成绩是专门集训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第三,青年“工匠”朴实、能吃苦、不服输,有为国争光的劲头。

  本次参赛的年轻人中,不少人来自农村。他们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是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管理处处长翟涛感叹,这些就读技校的孩子“非常不容易”,他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正是对每一个小梦想的执着付出。

  2021年,中国上海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多名受访者指出,这为蓝领工人提供了更多出彩机会,也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潜下心来琢磨专业技能,必将推动中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

  工匠精神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倡导工匠精神,将推动一些人改掉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精神”。这一次,中国“年轻工匠”以自身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对未来“不将就”;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永不过时。(郑昊宁 闫洁)(新华社专特稿)

新闻编辑:马雅宁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技惊四座 中国“年轻工匠”对未来“不将就”
2017-10-30 9:14:34    来源:新华网

       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在52名中国“年轻工匠”的奋力拼搏下,中国队在日前于阿联酋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位列金牌榜首位,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这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1岁,不少人是第一次出国,却技惊四方,一举扬威国际赛场。如此亮眼的成绩,与政府大力倡导、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努力分不开。

  首先,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使得以往社会上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悄然转变。

  特别是2016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促使中国出现更多技术能力相对较高的“新蓝领”,为中国制造迈上中高端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将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第二,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为培养和锻炼“新蓝领”提供了宝贵实践机会和物质保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指出,中国工业门类齐全,教育培训、生产实践的设施设备一流,加之重视程度高,所以工人基础能力较强。“简单认为这次大赛的好成绩是专门集训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第三,青年“工匠”朴实、能吃苦、不服输,有为国争光的劲头。

  本次参赛的年轻人中,不少人来自农村。他们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是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管理处处长翟涛感叹,这些就读技校的孩子“非常不容易”,他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正是对每一个小梦想的执着付出。

  2021年,中国上海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多名受访者指出,这为蓝领工人提供了更多出彩机会,也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潜下心来琢磨专业技能,必将推动中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

  工匠精神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倡导工匠精神,将推动一些人改掉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精神”。这一次,中国“年轻工匠”以自身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对未来“不将就”;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永不过时。(郑昊宁 闫洁)(新华社专特稿)

新闻编辑:马雅宁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