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楼阳生在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式上强调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中原大地处处书香充盈

更新时间:2022-9-23 9:34:42    来源:焦作日报

  9月22日,以“书香润万家、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开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大要求和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进一步营造书香河南建设的浓厚氛围,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省委书记楼阳生讲话并宣布大会开幕,省长王凯出席。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视频致辞。

  楼阳生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包括书香河南在内的“十个河南”的重大部署,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河南,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习氛围、创新氛围,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要倡导全民阅读,厚植书香河南建设底色。把推进全民阅读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积极向上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党政推动、各方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工作大格局,加快构建全民覆盖、公益普惠、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坚持以党员干部为关键、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全民参与为基本,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每个河南人的生活方式,让中原大地处处书香充盈。

  二要打造精品阅读,提升书香河南建设质效。始终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的学习宣传,把正确导向贯穿书香河南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精品创作生产,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宣传推介,让人们充分感受阅读之美、知识之美、文化之美。

  三要发展数字阅读,拓展书香河南建设空间。把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结合起来,树立多媒介融合的“大阅读观”,以数字阅读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大数字阅读产品供给力度,丰富数字阅读载体和场景,推进特色阅读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个人网上终身书房”,加快形成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新局面。

  四要推进便民阅读,培优书香河南建设环境。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科学配置阅读资源,建设多元化阅读阵地,推进公共阅读设施互联互通,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让人人共享书香。把书香河南建设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研学路线和文化活动,让人们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张建春代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把书香河南列为“十个河南”的建设任务之一,黄河两岸书声琅琅,中原大地书香盈盈。

  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着力培根铸魂,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契合本地需求的阅读活动品牌,建强全民阅读工作平台,进一步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风尚,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的新热潮,为建设书香中国贡献河南力量。

  大会发布了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倡议。书香河南建设工作专班成员代表作发言。

  省领导王战营、陈星、安伟、宋争辉,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出席。

  开幕式前,楼阳生等参观了“书香润万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河南书展。

  此次活动将在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和部分县市同步举行。省级主展场共展出4000余种精品出版物、20余种数字阅读类融媒产品、近百种文创产品,还将举办20余场阅读活动。

(河南日报记者 冯芸、马涛)

总值班:李相宜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赵银岷

审 核:王建新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王以振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楼阳生在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式上强调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中原大地处处书香充盈

    2022-9-23 9:34:42    来源:焦作日报

      9月22日,以“书香润万家、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开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大要求和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进一步营造书香河南建设的浓厚氛围,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省委书记楼阳生讲话并宣布大会开幕,省长王凯出席。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视频致辞。

      楼阳生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包括书香河南在内的“十个河南”的重大部署,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河南,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习氛围、创新氛围,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要倡导全民阅读,厚植书香河南建设底色。把推进全民阅读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积极向上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党政推动、各方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工作大格局,加快构建全民覆盖、公益普惠、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坚持以党员干部为关键、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全民参与为基本,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每个河南人的生活方式,让中原大地处处书香充盈。

      二要打造精品阅读,提升书香河南建设质效。始终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突出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的学习宣传,把正确导向贯穿书香河南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精品创作生产,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宣传推介,让人们充分感受阅读之美、知识之美、文化之美。

      三要发展数字阅读,拓展书香河南建设空间。把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结合起来,树立多媒介融合的“大阅读观”,以数字阅读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大数字阅读产品供给力度,丰富数字阅读载体和场景,推进特色阅读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个人网上终身书房”,加快形成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新局面。

      四要推进便民阅读,培优书香河南建设环境。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科学配置阅读资源,建设多元化阅读阵地,推进公共阅读设施互联互通,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让人人共享书香。把书香河南建设与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研学路线和文化活动,让人们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张建春代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把书香河南列为“十个河南”的建设任务之一,黄河两岸书声琅琅,中原大地书香盈盈。

      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着力培根铸魂,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契合本地需求的阅读活动品牌,建强全民阅读工作平台,进一步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风尚,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的新热潮,为建设书香中国贡献河南力量。

      大会发布了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倡议。书香河南建设工作专班成员代表作发言。

      省领导王战营、陈星、安伟、宋争辉,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出席。

      开幕式前,楼阳生等参观了“书香润万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河南书展。

      此次活动将在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和部分县市同步举行。省级主展场共展出4000余种精品出版物、20余种数字阅读类融媒产品、近百种文创产品,还将举办20余场阅读活动。

    (河南日报记者 冯芸、马涛)

    总值班:李相宜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赵银岷

    审 核:王建新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王以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