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焦作网-太极 >> 文章正文
《武魂》:谈太极拳推手的“不丢不顶”
更新时间:2010-4-15 9:44:23 信息来源:《武魂》

  1997年,笔者与师兄纪志华参加西安市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研究会”,并对太极拳推手存在的“顶”与“丢”等问题发表了一己之见。拙见得到了蔡龙云等与会前辈的认同。时光荏苒,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十二年来,笔者多次应邀去兄弟城市与同好共研太极拳推手,也不免关注了所到之地的太极拳推手实况。所看到的基本都是推手双方主观地角力,全无“不丢不项”,“引进落空”“化打合一”的太极拳推手韵味。现况与十二年前相比依然如故。这就不免令笔者为太极拳的发展前景担忧,故此旧话重提,再就太极拳推手的“不丢不顶”谈一管之见。

  “不丢不项”是修炼太极拳推手功夫必须遵循的要旨之一,是探求太极拳技击功能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从武术技击功夫的层面看,也是衡量太极拳习练者功夫高低的标尺之一,所以,欲练好太极拳,并修炼其技击功夫,首先要对“不丢不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不丢不顶”首见王宗岳《打手歌》“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句。其后,李亦畬《五字诀》云:“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项,勿自伸缩。”先贤的精妙论述,是以让后学感悟到“随人所动,随屈就伸”即是《太极拳论》之“舍己从人”,指习练者思维意识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粘连黏随”即是修炼“不丢不顶”的四大关键要素。换言之,能沾连粘随地随人所动,也就是做到了舍己从人的不丢不顶。所谓“从人”,也就是能“随人所动”,但绝非一味地被动退让或躲闪之“丢”,而是心意主宰下,实现引化对方的作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势”,以利我“化打合一”的运转过程。

  “不顶”是能“舍己从人”的又一要素,指不要正面与对方的作用力发生顶撞,而是要在运转的过程中寻求“我顺人背”的最佳时机,把握“借力打力”的最佳空间,“是蓄而后发”的运转过程。王宗岳《太极拳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所以“从人”即“不丢不顶”并且涵盖了“知己”与“知人”两重功夫。也就是说,只有历经长时间大松大软的修炼拳架,通过练意、练气、练形,达到意、气、形内外完整合一的高度缜密协调,才是奠定“不丢不顶”的扎实基础。而只有经过在长期的推手训练中,立足于克服和剔除自作主张的盲动思想,刻意于圆活的运转过程中寻找我顺人背的致胜机势,才能使“身能从心”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功夫逐渐上身。拳论:“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即是此意。

  有的拳友练了几十年太极拳,一直把站桩视为修炼“不丢不顶”的方法的手段,也为此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还是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所谓桩功,大多指在静态下以某种体势形态修炼心静意专,内气充盈,形体松沉的静力修炼方式。而太极拳修炼的是在肢体运转的动态下,保持“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不受制于人”,所以,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动态下始终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而这还是要多在盘架子上下功夫为宜。只有如此,才能修炼出正确应对外力作用下的“不丢不顶”功夫。

  修炼这层功夫的捷径就是两人相互试力,亦即喂劲与化劲的训练。这里讲得试力训练,专指参加训练的甲乙二人经盘架子修炼基本掌握了上下相随,开合有度的要领后,再进一步进行有约定的攻防训练。要求甲乙二人要精神贯注,心平气和,周身放松地轮换做进攻(喂劲)或防守:(化而后发)的训练。目的在于让甲乙二人在实际中体悟对方的劲力“落点”(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劲路的走向(外力的方向)和外力的大小,并适时地引而化之,蓄而发之,使对方在自己身体上的“落点”,在运化中转为发放对方的“发点”,以己之整劲破坏对方的平衡而产生位移。其训练方法如下:

  甲乙二人相对站立,双方右脚各向前迈出一步,两脚内侧相对,间距一脚,成合步。乙用右手用前冲劲或下放劲推按甲的右胯根(或腰部),意在逼使甲产生位移。

  甲在乙的外力作用下,会感觉到乙的来力由其“落点”(乙之胯根)传至自己的右胯、膝、足而不舒适,渐有产生位移之感。此时乙顺而甲背。

  若甲在乙推按自己右胯根的同时,顺其来势之力,右侧腰胯松沉微落,意念后撤左胯与左膝松开并微向里合(顺时针),重心渐之左移。把乙的来力经会阴由左腿内侧引而化之沉落于左脚涌泉穴入地,无任何丢、顶的感觉,完成把乙的来力引进落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对方推按之力在己身产生“落点”时,不脱离也不躲闪,而要引而化之; 2、重心后移时,丹田内转,夹背后倚与左腿承扶穴向左足跟沉落须同步而成;3、旋腰转背,左腿里合都走顺时针的螺旋线缠绕而松沉。

  以上三点关系着能否把握好意撤形不撤,内转外不转,下动上不动,我变不令对方觉察的窍要。否则,就会因脱离或躲闪对方来力而“丢”,或因以局部拙力正面相抗而“顶”。这些都有悖以柔克刚引进落空之推手法理。

  甲在把乙的来力引进落空后,立即丹田内移,裆走下弧线,同时左脚蹬地,左腿内缠,重心向前(右)移动,腰胯松沉地平直前送。意在把乙的“落空”转变成己之“发点”,意远、劲长、动短地把内劲向乙的肩部发出,逼使乙产生位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乙喂劲,甲化而后发的全过程。然后,反复练习直至纯熟再换位反复练习。在试力训练的全过程,甲必须立足于“意不外露,力不冒尖,形不破体”的螺旋缠绕,以达引而后发,“不丢不顶”;乙必须“落点”实,劲力长地喂劲,不可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这种甲乙双方轮流换位的喂劲与引而后发的试力训练,经过双方缜密配合直至纯熟后,即可缩短全过程的运转时间,把化与发在瞬间统一起来,才能体悟到“化打合一”的奥妙。然后,乙方可把作用于甲方的“落点”由胯而腰而胸地逐点上移,逼使甲方也逐点上移地完成“不丢不顶”的“化打合一”。

  作者简介:乌丙仁,1945年出生,满族,1957年拜满族拳师关崇绪(字德山,1886~ 1968)学习长拳、形意拳、杨式太极拳。1970年跟随陈照奎弟子妥木斯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现为内蒙古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理事。

文章录入:张菊娇    责任编辑:张菊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门评论
    相关信息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每日推荐
    固顶专题 路国贤活动报道专集
    固顶专题 孙立坤活动报道专集
    推荐文章 城际公交=城“挤”公交?
    推荐文章 华山更换掌门 明星局长离职
    推荐新闻 马村区:学习《廉政准则》做五种地税人
    推荐新闻 马村区交通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推荐新闻 马村区确定“放心农资经营户”
    推荐新闻 博爱县重奖优秀企业
    推荐文章 热水泡脚 全身都好
    推荐文章 做好五节操 脖子不再疼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