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安徽将38.6万名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低保
更新时间:2020-11-20 15:05:18    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托底作用,安徽创新政策将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因疫因灾困难群众等纳入低保范围,到目前已有38.6万名符合条件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享受低保。下一步,安徽计划将特困救助供养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由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

  据了解,安徽近年来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拓展保障范围,形成一套严格、规范、透明的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低保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8.6万名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享受低保,在低保群体中占比17.8%。

  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的群众,安徽要求符合相应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或通过临时救助金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经救灾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要按政策规定及时纳入低保。

  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介绍,安徽近期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新格局。安徽提出要加强低保工作,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救助供养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将由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


(记者 徐海涛)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安徽将38.6万名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低保
    2020-11-20 15:05:18    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托底作用,安徽创新政策将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因疫因灾困难群众等纳入低保范围,到目前已有38.6万名符合条件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享受低保。下一步,安徽计划将特困救助供养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由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

      据了解,安徽近年来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拓展保障范围,形成一套严格、规范、透明的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低保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8.6万名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享受低保,在低保群体中占比17.8%。

      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的群众,安徽要求符合相应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或通过临时救助金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经救灾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要按政策规定及时纳入低保。

      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介绍,安徽近期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新格局。安徽提出要加强低保工作,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救助供养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将由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


    (记者 徐海涛)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