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游子寻根记:寻根溯源 独自千里寻祖
更新时间:2020-7-3 9:53:22    来源:焦作晚报

 

  图① 陈广明(前左二)归乡祭祖。

(照片由本人提供)

  图② 陈广明(左二)捐赠族谱。

记者 朱晓琳 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想寻找自己的根。8年前父亲去世时,陈广明就有这样一个心愿。

  2012年从焦作一家企业离职后,这个颇似哲学命题的心愿,引领着他奔波在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苦心人,天不负。历经波折,他最终找到了根。

  ■寻根溯源 独自千里寻祖

  “我父母都是从辽宁阜新煤校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河南焦作矿务局的,从小在河北姥姥家长大的我,只知道填籍贯时父母会让写: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身份:城市贫民;民族:汉。从小离家读书的父亲对老家知之甚少,因为遥远,我们与老家人几乎没有来往。小时候的我特别羡慕有很多亲戚往来的家庭,我父亲以前利用出差机会回过几次老家,每次回来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让他讲讲老家的故事。”陈广明说。

  老家是什么样?老家有哪些故事?这些都是陈广明寻祖的最初动力。

  在听父亲只言片语讲过老家祖上是从山东陈家庄逃荒到辽宁后,陈广明初始的寻祖计划本想从到山东寻找陈家庄入手。结果一查,山东的陈家庄有上千个。

  陈广明利用父亲留存老家人的电话号码,辗转和叔伯家的亲戚联系上,辽宁省阜新市的二大爷回忆很久告诉他:“我听老人讲过,老家好像是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庙朱屯搬到阜新市彰武县的。当时老一代,因为过继问题发生矛盾,为了不影响两家关系,祖上就背井离乡离开北镇来到彰武,时间太久远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到底是哪里人?”陈广明从此踏上了寻祖之路,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波三折 终见故乡明月

  陈广明先来到辽宁省锦州市北镇满族自治县。“可奇怪了,我一看到北镇的城墙和城门,就有回家的感觉。”陈广明说。

  寻找到北镇庙朱屯,全村竟然没有一户姓陈的,信息再一次中断了。根据父辈生前提到的点滴信息,他寻找到了奶奶娘家的村,找到了奶奶娘家的后人,但他们对陈家的历史也一无所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寻访一天无果,晚上陈广明回到北镇,偶然看到墙上一个小广告的联系人叫陈广进,跟他的名字很一样,会不会有故事?他立即找人询问,得知陈广进父辈的字辈竟然和自己父亲的字辈相同。“我听父亲说过,陈家子孙的字辈仅有‘国、鸿、德、广’,我感觉有一点希望了。如果父亲没有按家族字辈给我起名字,可能一点线索都找不到。”陈广明说。

  连续几天,带着特意捎过去的铁棍山药,陈广明访遍了朱屯所有年岁大的人,这感动了90岁的老生产队长。他姐弟三人是朱屯仅有的3个9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无意提起自己有一个女婿也姓陈,中间字辈用的也是广字,这一点线索陈广明都没放过。找到了老人的女婿,得知两家四辈字辈相同,陈广明看到了希望。

  “这位女婿把我专门领到他们村里的最长者家,得知附近的大白屯有人写过陈家家谱,我又赶到大白屯找到家谱,在家谱上竟然找到了我爷爷和太爷爷的名字,这让我一下子喜极而泣,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我们的根在北镇!填写几十年的籍贯终于可以填写正确的了。第二天,我又根据信息专门跑到沈阳市找到了老族谱,再次印证了陈家家谱。之后,我拿着家谱专程赶到阜新市彰武县,在墓前告知了从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奶奶和太奶奶,我说我找到咱家的根了,当时我泪流满面。”陈广明说。

  理科出身的陈广明那一晚诗兴大发,抬头望着故乡明月,特意写了《故乡有情》:“故乡是一座桥,祖先在这头,我在那头。故乡是一座墓,父亲在里头,我在外头。故乡是一个梦,年轻时候天天想出去,现在天天想回去。故乡就是生我、养我,将来最终去的地方!”

  ■查找史实 见证历史变迁

  似乎寻祖到此该结束了,但是执着的陈广明并没有结束。

  陈广明多次去河北、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等地继续查访,到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沈阳市的辽宁省盛京档案馆以及北镇档案局,查阅市志、镇志和众多的明清材料,寻找早辈祖宗的活动踪迹,终于完成了《北镇陈氏族谱》,并由北镇档案局和辽宁省档案局收藏。

  “经过查找史料,我知道我的先祖是300年前从山东来镇守北镇的,民族也从汉族改成了满族。我还查找到家族传说中的陈家花园和始祖陈茂的彩绘大挂图。我所寻到的含有陈茂原始双轴挂图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该文物的制作年代为明清时期,它不光是我们的,也是国家的珍宝,是我们所有陈姓的共同财产。我还找到史料记载的迁出地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北马镇大陈家庄,走遍了附近所有陈姓的村庄,他们都承认是一个共同的始祖。”陈广明说。

  陈广明查找历史发现,他们陈家第七代祖先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作为正蓝旗旗人驻防广宁城(北镇)。“那一年,顺治驾崩,康熙继位那一年,满清刚刚入主北京18年,大概也是很紧张吧,当时人口不过万人,以正蓝正白旗旗人为主。之后在此修建了很多柳条边墙,禁止关内人口进入‘龙兴之地’。后面几代,分别住在医巫闾山脚下的各个要冲生息繁衍,平时耕作,战时就是军人。” 陈广明说,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据北镇当地老人说,在民国时代,在东北提起北镇陈家,还是很多人知道的。陈家雇人专门修建了看守祖墓的老屋,如今荒废了几十年依然有一米高的残垣断壁。

  “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承载了国人的传统信仰、忠孝理念和行为规范,解决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些重大哲学问题。我很高兴,我们家的人都在故乡被记载到家谱里了。我专门在阜新给末见过面的爷爷、太爷买了两代公墓,在北镇祖坟地出资修建了一个纪念碑。我现在可以告诉在国外读书的儿子,他的根在北镇,这在以前是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事情。”陈广明执着寻祖的故事在当地引起关注,曾被当地媒体两次整版报道,北镇电视台还邀请他讲述寻祖故事。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德。通过寻祖,陈广明和山东大陈家庄老支书、辽宁北镇的同宗、山东家族老挂图存宝人、山东《陈家花园家谱》续谱人等有关人员都结下了寻祖之缘。

  5月7日,在陈广明等人的大力推动下,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家族60多人,在同族人齐心协力修建的文化广场上,举行了祭祖立碑暨文化园奠基仪式。

  这一天,作为一个游子,陈广明第一次归乡祭祖。

  6月9日,陈广明根据查询走访到的史实整理记录出版了《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大事记族谱》,并将它捐赠给中华家谱馆。

(记者 朱晓琳)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游子寻根记:寻根溯源 独自千里寻祖
    2020-7-3 9:53:22    来源:焦作晚报

     

      图① 陈广明(前左二)归乡祭祖。

    (照片由本人提供)

      图② 陈广明(左二)捐赠族谱。

    记者 朱晓琳 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想寻找自己的根。8年前父亲去世时,陈广明就有这样一个心愿。

      2012年从焦作一家企业离职后,这个颇似哲学命题的心愿,引领着他奔波在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苦心人,天不负。历经波折,他最终找到了根。

      ■寻根溯源 独自千里寻祖

      “我父母都是从辽宁阜新煤校毕业分配到当时的河南焦作矿务局的,从小在河北姥姥家长大的我,只知道填籍贯时父母会让写: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身份:城市贫民;民族:汉。从小离家读书的父亲对老家知之甚少,因为遥远,我们与老家人几乎没有来往。小时候的我特别羡慕有很多亲戚往来的家庭,我父亲以前利用出差机会回过几次老家,每次回来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让他讲讲老家的故事。”陈广明说。

      老家是什么样?老家有哪些故事?这些都是陈广明寻祖的最初动力。

      在听父亲只言片语讲过老家祖上是从山东陈家庄逃荒到辽宁后,陈广明初始的寻祖计划本想从到山东寻找陈家庄入手。结果一查,山东的陈家庄有上千个。

      陈广明利用父亲留存老家人的电话号码,辗转和叔伯家的亲戚联系上,辽宁省阜新市的二大爷回忆很久告诉他:“我听老人讲过,老家好像是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庙朱屯搬到阜新市彰武县的。当时老一代,因为过继问题发生矛盾,为了不影响两家关系,祖上就背井离乡离开北镇来到彰武,时间太久远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到底是哪里人?”陈广明从此踏上了寻祖之路,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波三折 终见故乡明月

      陈广明先来到辽宁省锦州市北镇满族自治县。“可奇怪了,我一看到北镇的城墙和城门,就有回家的感觉。”陈广明说。

      寻找到北镇庙朱屯,全村竟然没有一户姓陈的,信息再一次中断了。根据父辈生前提到的点滴信息,他寻找到了奶奶娘家的村,找到了奶奶娘家的后人,但他们对陈家的历史也一无所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寻访一天无果,晚上陈广明回到北镇,偶然看到墙上一个小广告的联系人叫陈广进,跟他的名字很一样,会不会有故事?他立即找人询问,得知陈广进父辈的字辈竟然和自己父亲的字辈相同。“我听父亲说过,陈家子孙的字辈仅有‘国、鸿、德、广’,我感觉有一点希望了。如果父亲没有按家族字辈给我起名字,可能一点线索都找不到。”陈广明说。

      连续几天,带着特意捎过去的铁棍山药,陈广明访遍了朱屯所有年岁大的人,这感动了90岁的老生产队长。他姐弟三人是朱屯仅有的3个9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无意提起自己有一个女婿也姓陈,中间字辈用的也是广字,这一点线索陈广明都没放过。找到了老人的女婿,得知两家四辈字辈相同,陈广明看到了希望。

      “这位女婿把我专门领到他们村里的最长者家,得知附近的大白屯有人写过陈家家谱,我又赶到大白屯找到家谱,在家谱上竟然找到了我爷爷和太爷爷的名字,这让我一下子喜极而泣,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我们的根在北镇!填写几十年的籍贯终于可以填写正确的了。第二天,我又根据信息专门跑到沈阳市找到了老族谱,再次印证了陈家家谱。之后,我拿着家谱专程赶到阜新市彰武县,在墓前告知了从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奶奶和太奶奶,我说我找到咱家的根了,当时我泪流满面。”陈广明说。

      理科出身的陈广明那一晚诗兴大发,抬头望着故乡明月,特意写了《故乡有情》:“故乡是一座桥,祖先在这头,我在那头。故乡是一座墓,父亲在里头,我在外头。故乡是一个梦,年轻时候天天想出去,现在天天想回去。故乡就是生我、养我,将来最终去的地方!”

      ■查找史实 见证历史变迁

      似乎寻祖到此该结束了,但是执着的陈广明并没有结束。

      陈广明多次去河北、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等地继续查访,到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沈阳市的辽宁省盛京档案馆以及北镇档案局,查阅市志、镇志和众多的明清材料,寻找早辈祖宗的活动踪迹,终于完成了《北镇陈氏族谱》,并由北镇档案局和辽宁省档案局收藏。

      “经过查找史料,我知道我的先祖是300年前从山东来镇守北镇的,民族也从汉族改成了满族。我还查找到家族传说中的陈家花园和始祖陈茂的彩绘大挂图。我所寻到的含有陈茂原始双轴挂图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该文物的制作年代为明清时期,它不光是我们的,也是国家的珍宝,是我们所有陈姓的共同财产。我还找到史料记载的迁出地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北马镇大陈家庄,走遍了附近所有陈姓的村庄,他们都承认是一个共同的始祖。”陈广明说。

      陈广明查找历史发现,他们陈家第七代祖先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作为正蓝旗旗人驻防广宁城(北镇)。“那一年,顺治驾崩,康熙继位那一年,满清刚刚入主北京18年,大概也是很紧张吧,当时人口不过万人,以正蓝正白旗旗人为主。之后在此修建了很多柳条边墙,禁止关内人口进入‘龙兴之地’。后面几代,分别住在医巫闾山脚下的各个要冲生息繁衍,平时耕作,战时就是军人。” 陈广明说,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据北镇当地老人说,在民国时代,在东北提起北镇陈家,还是很多人知道的。陈家雇人专门修建了看守祖墓的老屋,如今荒废了几十年依然有一米高的残垣断壁。

      “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承载了国人的传统信仰、忠孝理念和行为规范,解决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些重大哲学问题。我很高兴,我们家的人都在故乡被记载到家谱里了。我专门在阜新给末见过面的爷爷、太爷买了两代公墓,在北镇祖坟地出资修建了一个纪念碑。我现在可以告诉在国外读书的儿子,他的根在北镇,这在以前是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事情。”陈广明执着寻祖的故事在当地引起关注,曾被当地媒体两次整版报道,北镇电视台还邀请他讲述寻祖故事。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德。通过寻祖,陈广明和山东大陈家庄老支书、辽宁北镇的同宗、山东家族老挂图存宝人、山东《陈家花园家谱》续谱人等有关人员都结下了寻祖之缘。

      5月7日,在陈广明等人的大力推动下,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家族60多人,在同族人齐心协力修建的文化广场上,举行了祭祖立碑暨文化园奠基仪式。

      这一天,作为一个游子,陈广明第一次归乡祭祖。

      6月9日,陈广明根据查询走访到的史实整理记录出版了《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大事记族谱》,并将它捐赠给中华家谱馆。

    (记者 朱晓琳)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