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新闻

清明“代祭”“网祭” “新风”寄托哀思
更新时间:2020-4-3 10:28:5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4月2日电 清明将至,山东省济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静肃穆,没有了往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上午9时,济南市殡仪馆职工高玉珊在这座公墓开始了工作生涯中首次“代祭扫”。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玉珊戴着口罩、手套,怀中抱着一束菊花,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座墓穴前,先弯腰将杂物清理干净,再按照“一墓一花”的标准,将菊花依次摆放在墓穴上方,然后用胶带固定好,以防山风将菊花刮跑,最后起身深深鞠躬,表达哀思。

  4月1日,高玉珊和120余名同事将“代祭扫”1.5万座墓穴。“为防控疫情,逝者亲友无法来到现场祭奠。我们用一枝枝菊花、一个个鞠躬,替他们表达哀思。”高玉珊说。

  济南市玉函山公墓占地300多亩,共有4万余个墓穴。4月1日起,济南市殡仪馆和玉函山公墓共同组织了代替群众祭扫先人活动。

  玉函山公墓副主任孙建军告诉记者,4月4日清明节前,工作人员将免费代替群众逐一祭扫逝者格位和墓穴,摆放鲜花,实现济南市殡仪馆寄存格位“一格一花”、玉函山公墓墓穴“一墓一花”。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祭祖扫墓的日子。往年,清明前后是群众祭扫的高峰期。“清明节前后15天,是祭扫群众最多、人员密度最大的时候。以往,日均有5万人次入园祭扫,车从公墓门口堵到五六公里之外。”孙建军说。

  今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济南市在3月15日至4月15日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倡导群众实行代为祭扫、网络祭扫等方式祭奠先人。玉函山公墓自二十世纪80年代建成以来,出现首次闭园。

  为满足怀念亲人、寄托哀思的需求,山东省民政厅日前下发通知,群众可向公墓提出申请,由公墓工作人员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方式代为祭扫;乡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可由村班子成员代为祭扫。

  同时,山东各地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可通过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供免费网上祭扫服务,倡导群众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祭奠先人。

  3月26日,济南市民政局上线了“云追思·济南祭扫网”网上祭奠平台。截至4月1日10时,“云追思·济南祭扫网”网上祭奠平台注册用户34534人,创建虚拟祭奠厅15517个,浏览量484015次,留言51279条。

  记者打开“济南贴心民政”微信公众号,点开“网上祭扫”栏目,便进入了“云追思·济南祭扫网”网上祭奠平台。记者看到,平台设有“云公祭”“云家祭”“云友祭”,群众登录后,可选择“点烛”“献花”“留言”等方式追思逝者、寄托思念。

  “追思先人贵在真情。特殊时期,祭奠先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告慰。”高玉珊说。

  济南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孔天骄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统计数据,清明节三天假期内,济南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备案的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祭扫人数合计约为57万人次,今年民政部门倡导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做绿色、文明、安全、节俭祭扫新风尚的践行者。

  “清明祭扫,贵在心意,重在文明,‘心祭’大于‘形祭’。”孔天骄说,今年的清明节遇上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代祭”“网祭”等现代技术寄托情感,树立文明新风尚,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

  “千百年来,清明祭扫的风俗一直在变。”高玉珊说,就像今年的祭扫“新风”,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却是亲友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