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焦作转型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
更新时间:2020-6-4 9:18:31    来源:焦作日报
  近日,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典型样本——焦作,再传喜讯。

  2020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再次为焦作转型发展点赞!此次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焦作因在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中再得优秀格次而获表彰。

   焦作,因矿而兴、因矿而建,曾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曾一度背上沉重的生态包袱。2008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靠山吃山,终究会山穷水尽。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市“三大战略”,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之路。

  打造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先导区

  工业转型是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核心。焦作工业转型路在何方,如何突围?

  先来认识一家转型发展的代表性工业企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的领跑者,走出了一条“从材料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产业链、从产业链到‘互联网+’”的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再来看一组工业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可谓亮点频闪: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广济药业核黄素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原内配成为全球最大的汽缸套智能化生产企业,龙蟒佰利联钛白粉产能亚洲第一,形成了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据统计,我市为加快培育大企业,实施大企业集团和“头雁企业”培育工程,超百亿元、超50亿元企业分别达2家、7家,2019年大企业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890亿元。

  进入新时代,“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我市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可谓站高望远,并紧抓三个着力点,下好“先手棋”。

    ——创新跑出加速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7家,居全省第三位;2019年全市申请专利6100件、专利授权3919件,万人专利拥有量连续3年居全省第三位。

   ——狠抓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扎实推进“四提三改两融合”,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对我市工业贡献率稳定在80%,先后19次荣获省级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

  ——向一流营商环境要红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搭建全省首家企业纾困360平台、“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重点企业联动服务体系,实现“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市覆盖。

   “焦作市坚持以建设河南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市为载体,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稳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唐毅说。近年来,我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煤炭等采矿业占工业比重由原来的超过90%降到了2%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8.3%。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居全省第一位。

  对此,我市智能制造推进联盟秘书长曹长虹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以智能化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探索出了一条由“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培育壮大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

  最近,焦作人的微信朋友圈常常被蓝天刷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无论是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景区,还是宽阔的公路或鳞次栉比的高楼,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我市叫响了“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大旅游康养品牌,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

  说起焦作转型路径,不能不提山水焦作。这张代表着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型名片,如今再次有了“美学经济”的典范。

  在修武县西村乡金岭坡村,这个毗邻云台山的昔日古村,通过总投资2.3亿元的“云上的院子”项目实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进院子,眺望远山,云雾腾腾,石头铺就的山路蜿蜒曲折,民宿建筑以旧石屋为主,木制为辅,依山而建,散发着自然之美。

    “推动旅游业‘二次创业’,城市名片更亮、发展底色更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金贵斌说。为培育壮大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我市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成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A级以上景区28家,其中AAAAA级景区3家、AAAA级景区4家。举办了多届云台山国际旅游节和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大力发展民宿业,“南有莫干山、北有云台山”叫响全国。

  2019年,我市接待海内外游客5856万人次,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亿元,旅游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7.4%。云台山景区被评为五钻级智慧景区,修武县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我市还培育壮大康养产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康养企业合作,实施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73个康养项目,擦亮太极、山水、怀药三大特色康养品牌。

  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我市深入把握国家战略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加快建设百里黄河生态文化廊道、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太极——黄河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康养园区。

   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市

  于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而言,“含绿量”就是“含金量”;于百姓而言,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美景才是“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最生动画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气质、品质,增强吸引力、承载力。《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焦作城市宜居和获得感指数均居全省第一位。

   6月1日,记者在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内看到,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争相开放,有的市民沿着步道散步、跑步,有的市民带着孩子在游乐园里嬉戏,有的在打乒乓球、健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里河面宽阔,如诗如画,我每天带着孙子、孙女来这里享受生活。这里就是我们的幸福大道。”市民郭立新告诉记者。

  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为城区新增近20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了贯穿城区东西的生态廊道。

  的确,我市近年来在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市方面可圈可点:强力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县城扩容提质、乡村振兴工程,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303万平方米,城区垃圾、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区集中供暖普及率达90.1%;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和大沙河生态治理9个节点公园集中开园,构建“四渠三库泽怀川、九河五湖润山阳”的城市水系,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验收。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快解决采煤沉陷区历史遗留问题,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和辖区内现存采煤沉陷区,谋划建设南水北调中线调蓄水库和生态水系工程,推动由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产业的脱胎换骨式转变。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综合治理16.87平方公里,搬迁居民5229户,恢复治理率达41.52%。

  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市持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补齐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方面存在的痛点、堵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3%;“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医养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成18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67家农村幸福院。

  漫步“天河”两岸,置身城市公园之中,观市民悠然自得,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正春风化雨般地走进每个人的心田……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焦作转型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
    2020-6-4 9:18:31    来源:焦作日报
      近日,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典型样本——焦作,再传喜讯。

      2020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再次为焦作转型发展点赞!此次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焦作因在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中再得优秀格次而获表彰。

       焦作,因矿而兴、因矿而建,曾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曾一度背上沉重的生态包袱。2008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靠山吃山,终究会山穷水尽。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市“三大战略”,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之路。

      打造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先导区

      工业转型是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核心。焦作工业转型路在何方,如何突围?

      先来认识一家转型发展的代表性工业企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的领跑者,走出了一条“从材料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产业链、从产业链到‘互联网+’”的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再来看一组工业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可谓亮点频闪: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广济药业核黄素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原内配成为全球最大的汽缸套智能化生产企业,龙蟒佰利联钛白粉产能亚洲第一,形成了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据统计,我市为加快培育大企业,实施大企业集团和“头雁企业”培育工程,超百亿元、超50亿元企业分别达2家、7家,2019年大企业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890亿元。

      进入新时代,“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我市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可谓站高望远,并紧抓三个着力点,下好“先手棋”。

        ——创新跑出加速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7家,居全省第三位;2019年全市申请专利6100件、专利授权3919件,万人专利拥有量连续3年居全省第三位。

       ——狠抓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扎实推进“四提三改两融合”,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对我市工业贡献率稳定在80%,先后19次荣获省级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

      ——向一流营商环境要红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搭建全省首家企业纾困360平台、“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重点企业联动服务体系,实现“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市覆盖。

       “焦作市坚持以建设河南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市为载体,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稳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唐毅说。近年来,我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煤炭等采矿业占工业比重由原来的超过90%降到了2%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8.3%。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居全省第一位。

      对此,我市智能制造推进联盟秘书长曹长虹深有感触。他说,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以智能化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探索出了一条由“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培育壮大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

      最近,焦作人的微信朋友圈常常被蓝天刷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无论是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景区,还是宽阔的公路或鳞次栉比的高楼,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我市叫响了“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大旅游康养品牌,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

      说起焦作转型路径,不能不提山水焦作。这张代表着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型名片,如今再次有了“美学经济”的典范。

      在修武县西村乡金岭坡村,这个毗邻云台山的昔日古村,通过总投资2.3亿元的“云上的院子”项目实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进院子,眺望远山,云雾腾腾,石头铺就的山路蜿蜒曲折,民宿建筑以旧石屋为主,木制为辅,依山而建,散发着自然之美。

        “推动旅游业‘二次创业’,城市名片更亮、发展底色更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金贵斌说。为培育壮大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我市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成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A级以上景区28家,其中AAAAA级景区3家、AAAA级景区4家。举办了多届云台山国际旅游节和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大力发展民宿业,“南有莫干山、北有云台山”叫响全国。

      2019年,我市接待海内外游客5856万人次,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亿元,旅游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7.4%。云台山景区被评为五钻级智慧景区,修武县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我市还培育壮大康养产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康养企业合作,实施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73个康养项目,擦亮太极、山水、怀药三大特色康养品牌。

      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我市深入把握国家战略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加快建设百里黄河生态文化廊道、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太极——黄河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康养园区。

       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市

      于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而言,“含绿量”就是“含金量”;于百姓而言,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美景才是“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最生动画卷。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气质、品质,增强吸引力、承载力。《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焦作城市宜居和获得感指数均居全省第一位。

       6月1日,记者在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内看到,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争相开放,有的市民沿着步道散步、跑步,有的市民带着孩子在游乐园里嬉戏,有的在打乒乓球、健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里河面宽阔,如诗如画,我每天带着孙子、孙女来这里享受生活。这里就是我们的幸福大道。”市民郭立新告诉记者。

      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为城区新增近20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了贯穿城区东西的生态廊道。

      的确,我市近年来在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市方面可圈可点:强力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县城扩容提质、乡村振兴工程,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303万平方米,城区垃圾、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区集中供暖普及率达90.1%;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和大沙河生态治理9个节点公园集中开园,构建“四渠三库泽怀川、九河五湖润山阳”的城市水系,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验收。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快解决采煤沉陷区历史遗留问题,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和辖区内现存采煤沉陷区,谋划建设南水北调中线调蓄水库和生态水系工程,推动由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产业的脱胎换骨式转变。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综合治理16.87平方公里,搬迁居民5229户,恢复治理率达41.52%。

      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市持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补齐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方面存在的痛点、堵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3%;“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医养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成18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67家农村幸福院。

      漫步“天河”两岸,置身城市公园之中,观市民悠然自得,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正春风化雨般地走进每个人的心田……

    文章编辑:赵银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